《女医明妃传》中谭允贤有历史原型吗??
《女医明妃传》中的谭允贤,其原型是明代无锡名医谈允贤,她是史上少有的有著作传世的女医。历史上的谈大夫与剧中的明妃谭允贤差距很大,甚至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
一,医学世家
谈氏乃无锡医学世家,其源流可追溯但谈允贤的曾祖父,因为名字未流传下来,姑且称为谈某。他入赘在无锡名医黄遇仙家,从而学习医术,并踏上行医治病的道路。
谈某的儿子谈复继承了家传,后又娶妻茹氏。二人都精通医术,虽家境贫寒,却有一片济世活人的善心,对贫寒者免费治病送药,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
谈复有儿子谈经,谈纲。二子自幼读书,并未继承父母的医术。
谈经于天顺四年中进士,后官至户部主事。谈纲后来也中进士,先后担任过南京刑部主事和任莱州郡守等官职。谈允贤正是谈纲长女,出生于天顺五年。此时代宗朱祁钰早已死去,而英宗朱祁镇则在允贤三岁时驾崩,允贤还有个弟弟叫谈一凤。
电视剧中的谭允贤与朱祁镇,朱祁钰两兄弟有很狗血的恋情。但历史上他们根本不是同时代人。
二,学医之路
谈纲任刑优艾设计网_平面设计部主事时,将父母接到任上奉养,此时允贤只是个懵懂孩童。谈复因两个儿子都做官,无人继承医学,大为叹息。见孙女聪慧机灵,便让她放弃女红而学医术,好继续谈氏医道。
祖母茹氏是谈允贤主要的老师,她常亲自指导孙女读医书。谈允贤受到祖父母刻意栽培,故此到出嫁时已熟读了各类药书和医学理论,但一直没有获得实践治病的机会。
她嫁给了同乡杨氏,故此文献上又称她为“杨谈氏”或“杨孺人”。
谈允贤患有血气衰弱之症,为丈夫生下儿女后身体更加差。她想到自己从小熟读的医书,便试着自己开药调理,但她毫无实践经验,故此收效甚微,最后还是祖母茹氏为她调治,才渐渐康复。
这一阶段,谈允贤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来验证此前所学的理论,逐渐由理论走入实践中,为今后成为名医打下重要基础。
祖母过世时,将一生行医的经验和所用医具都交给了孙女。允贤伤心过度,旧病复发,卧床不起七个月。母亲钱氏以为女儿也不行了,伤心的要为她准备后世。
但谈允贤却在昏迷中做了个神奇的梦:
昏迷中梦太宜人谓妾曰:“汝病不死,方在某书几卷中。依法治之,不日可愈。汝寿七十有三,行当大吾术,以济人宜母。”
——《女医杂言·序》
老祖母在梦中告诉允贤治病的药方在某部医书第几卷中,并叮嘱她此后一定要光大其术。
谈允贤按照梦中所示,果然找到药方,彻底治好了自己的疾病,从此更加用功钻研医道。当时许多女人生病不好意思找男医生诊治,纷纷来找允贤。她通过自己多年患病经验,并结合医书理论,往往药到病除,名声逐渐大起来。
这一时期,谈允贤完成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女医。
相知女流眷属,不屑以男治者,络绎而来,往往获奇效。
三,著作传世
谈允贤行医数十年,慕名求治者不计其数,终于名震四方。
因祖母曾在梦中告诉她寿数七十三岁,故此谈允贤在五十岁时将自己的行医经验和案例编撰成书,完成祖母的嘱咐,光大其术:
谨以平日见授于太宜人及所自得者,撰次数条,名曰《女医杂言》。
正德六年,谈允贤的儿子杨濂将手稿抄写付梓,正式刊行。
《女医杂言》采用回忆的方式记录了三十一则真实医案,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对治疗方法和药物也做了详细记载。该书流传后世,为医家所称道。记录的患者皆为女性,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很难得的,也弥补了古代医学中重男不重女的缺陷。
谈大夫并未在七十三岁时去世,而是一直了九十六岁。她晚年医术更是神奇,被人称为“女扁鹊”。
杨孺人以女医名邑中,寿终九十有六。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余在龆龀,目睹其疗妇人病,应手如脱,不称女中卢扁哉!
——《女医杂言·跋》
谈大夫虽治人无数,但儿子却英年早逝,孙儿杨乔复也受案件牵连惨遭诛杀。谈允贤伤心过度,再也无心整理医案。
嘉靖三十五年,谈代夫溘然长逝,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总结:
历史上谈允贤是民间女医,与帝王贵胄毫无交集。她有着那个时代普通女性的烦恼和无奈,然而在平凡的人生中,谈代夫却通过行医治病拥有了不平凡的一生。
这样一位伟大的平民女医,本有许多可以发掘和讲述的故事。可惜在如今崇拜权贵,热衷绯闻的影视界大环境中,谈大夫这样的民间女医自然不讨喜。所以,《明妃传》便塑造了一个与帝王谈恋爱,剧情与史实严重偏离的明妃谭允贤。
《明妃传》给我的感觉,是为了对标韩国的《大长今》而创作的,服化道虽让人眼前一亮,的确称得上是近年难得的还原明代服饰的作品,然而剧情也的确太扯淡。
只有某天,文艺界再次崇尚和赞美平民大众时,谈大夫的一生才有机会被搬上荧幕吧!
希望这一天,不会太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