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经的作者是谁啊??
荼蘼花事无由期 2022-05-10 22:57 优艾设计网_PS问答
至今搞不清楚
只能说相传是南宋的王应麟
woxin 2022-05-10 22:58 优艾设计网_设计LOGO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诗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 1,近试上张水部: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临近应试 之时,上,呈,献。张水部,指张籍,曾任水部郎中。 2,舅姑:公婆。 3,夫婿:古代女子称丈夫也可为夫婿。 4,入时:时髦。 5,无:即“否”。 -- 知世入梦无所求 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 成就河沙梦功德
你告诉我起什么名 2022-05-10 23:09 《食经》 - 《食经》 作者崔浩,字伯渊,北魏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北魏太武帝初拜博士祭酒,《食经》赐爵武城子。历任太常聊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被诛据《隋志》医方家记载:《崔氏食经》四卷。 《旧唐书》载:《食经》九卷,崔浩撰。《新唐书》同。 《通优艾设计网_平面设计志略》载: 《崔氏食经》四卷,崔浩撰。 实际上,以上这些名为崔浩所撰的《食经》并非崔浩所写。据《魏书 崔浩传》所收崔浩写的《食经叙》称,崔母卢氏与崔的其他女性长辈,“所修妇功,无不蕴习酒食。朝夕养舅姑,四时祭祀,虽有功力,不任僮使,常手自亲焉。”后来,崔母“虑久废忘,后生无所见,而少习业书,乃占授为九篇,文辞约举,婉而成章┅┅”崔浩也就“故序遗文,垂示来世”。可见著名的崔浩《食经》,实际是崔母卢氏“口授而成”。此外,既然卢氏的“遗文”为“九篇”,而一些史书记为崔浩《食经》九卷,看来乃是改篇为卷。至于有些史书题为四卷,估计是作了合并。 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崔浩《食经》已佚。但是,在《齐民要术》 《北堂书钞》 《太平御鉴》及王祯《农书》等书中收录有未署作者姓名的《食经》,内容有四十多条(少数重复),涉及食物储藏及肴馔制作,如“藏梅 “藏干栗法” “藏柿法” “作白醪酒法” “七月七日作法酒方” “作麦酱法” “作大豆千岁苦酒法” “作豉法” “作芥酱法” “作蒲 法” “作芋子酸 法” “ 羹” “蒸熊法” “ 法” “白 ” “作跳丸炙法” “作犬 法” “作 饼酵法” “作百饭法” “作煸法”等等,内容相当丰富。有学者认为,这些《食经》之佚文,极可能源自崔浩的《食经》,对此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cbszjj 2022-05-10 23:11
内容简介实际上,以上这为崔浩所撰的《食经》并非崔浩所写。据《魏书·崔浩传》所收崔浩写的《食经叙》称,崔母卢氏与崔的其他女性长辈,“所修妇功,无不蕴习酒食。朝夕养舅姑,四时祭祀,虽有功力,不任僮使,常手自亲焉。”后来,崔母“虑久废忘,后生无所见,而少习业书,乃占授为九篇,文辞约举,婉而成章┅┅”崔浩也就“故序遗文,垂示来世”。可见著名的崔浩《食经》,实际是崔母卢氏“口授而成”。此外,既然卢氏的“遗文”为“九篇”,而一些史书记为崔浩《食经》九卷,看来乃是改篇为卷。至于有些史书题为四卷,估计是作了合并。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崔浩《食经》已佚。但是,在《齐民要术》 《北堂书钞》 《太平御览》及王祯《农书》等书中收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交流录有未署作者姓名的《食经》,内容有四十多条(少数重复),涉及食物储藏及肴馔制作,如“藏梅法” “藏干栗法” “藏柿法” “作白醪酒法” “七月七日作法酒方” “作麦酱法” “作大豆千岁苦酒法” “作豉法” “作芥酱法” “作蒲 法” “作芋子酸 法” “ 羹” “蒸熊法” “ 法” “白 ” “作跳丸炙法” “作犬 法” “作 饼酵法” “作百饭法” “作煸法”等等,内容相当丰富。有学者认为,这些《食经》之佚文,极可能源自崔浩的《食经》,对此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kingboys优艾设计网_设计客ky 2022-05-10 23:12 想了解更多.就百度里面找吧...
囘憶若曦囘t 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论坛 2022-05-10 23:17 1、南北朝梁代建康(今南京)人诸葛颖曾著《淮南王食经》130卷。 2、《淮南王食经》一百二十卷 诸葛颖撰。 《淮南王食目》十卷 《淮南王食经音》十三卷 诸葛颖撰。 作者简介: 诸葛颖 [公元五三六年至六一二年]字汉丹,建康人。生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八年,年七十七岁。(中国文学者生卒考作生于大同元年,卒于大业八年,得年七十七。其生年系误推。此依隋书本传重新推算)年八岁,能属文。起家梁邵陵王参军事,转记室。侯景乱,奔齐为,太子舍人。隋时,杨广闻其名,引为参军事,转记室。即位后,迁著作郎,甚见亲幸,出入卧内。帝每赐之曲宴,常与皇后嫔御,连席共榻。后录旧恩,授朝请大夫。从征吐谷浑,加正议大夫。性褊急,与柳誓每相忿阋,帝屡怒责之。后从驾北巡,卒于道。颖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均作十四卷。此从《隋书本传》)銮驾北巡记三卷,幸江都道里记一卷,洛阳古今记一卷,马名录一卷,并行于世。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