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夸夸群”到底是什么鬼??

三级头哈 优艾设计网_PS论坛 2022-05-06 17:50

最近,“夸夸群”在很多年轻人群体中火了。在“夸夸群”里,不管你说什么,都会受到其他群成员的夸奖:各种夸、直接夸、随便夸。这种“没有规则的规则”不禁让人联想起曾经同样风靡于部分年轻人群体中的“互骂群”:各种骂、直接骂、随便骂。“夸夸群”或“互骂群”当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催生的产物之一,但年轻人如此乐此不疲地进行一些无厘头的“互夸”或“互骂”,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某即时通讯软件中搜索“夸夸群”得到的结果。(软件截图)  “随着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改变,很多年轻人面临‘压力山大’却又无处宣泄的问题,而‘夸夸群’和‘互骂群’则提供了一种宣泄压力的平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硕士唐义诚表示,“宣泄压力的第一步是‘被倾听’,而‘夸夸群’和‘互骂群’的内部设定决定了不管发言者在群里说什么,都会有人回应,这也就意味着发言者无论表达什么情绪,都会‘被倾听’,这样有利于发言者从压力中走出来,更好地反思压力产生的原因、找到处理压力的方式等。”  “宣泄压力”这种需求促进了“夸夸群”与“互骂群”的出现,而这两种群出现的前提和条件则是互联网时代特有的“私密空间”。唐义诚认为,“群成员在群里进行‘互夸’或‘互骂’这种情境,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简单的社交活动,但事实上,由于大多数群成员彼此互不相识,采用‘匿名沟通’的方式进行交流,所以这两种群实质上属于一种‘私密空间’,发言者在这里拥有了直抒胸臆的勇气,并不需要像在现实生活中一般谨小慎微,而其他群成员则充当了回应、反馈的角色。”  “‘夸夸群’与‘互骂群’的出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合理宣泄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避免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科学研究也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生理疾病。”唐义诚指出,“值得一提的是,与‘互骂群’相比,‘夸夸群’更有利于将发言者的心态朝积极方向改变。在‘夸夸群’中,发言者可以从别人口中找到自己窘迫处境的积极方面,进而能够更全面、更乐观地看待问题,也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同时,‘被夸’本身就是一种补充正能量的方式,更容易让人们拥有积极情绪。”  不过,过分依赖这种群也有消极影响。唐义诚提醒,“在面对压力时,切勿过分依赖‘夸夸群’或‘互骂群’。以‘夸夸群’为例,这种群总能在第一时间让发言者感觉良好,进而‘逃离’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发言者就会习惯于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自认为良好的情感体验。但这种方式一方面会让人难以找出问题的关键,进而不利于解决问题,正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瓦克斯纳医学中心的心理学家索菲·拉扎鲁斯所说,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某种情况的第一反应(原始情绪)往往不是问题,而他们对第一反应的反应(第二情绪)才是问题所在;另一方面也会让人对积极情绪产生依赖感,而过度依赖积极情绪会增加压力,更容易让人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正如墨尔本大学心理学家布罗克·巴斯蒂安所说,那些期望他们永远快乐、从不悲伤的人,会更频繁地经历压力、焦虑、抑郁和悲伤等消极情绪状态。”  唐义诚建议,宣泄只是处理压力的暂时手段,年轻人更应该学会将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把当前压力投射到未来。很多人都有思考未来的习惯,但过度“未雨绸缪”会加重焦虑的程度。正确的做法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当前问题上,不要过度为未来担忧。  2.正确对待工作和休息的关系,不要牺牲休息的时间。超额工作不仅会带来精神上的压力,也会使身体疲惫不堪,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此时如果继续工作,可能使人陷入恶性循环,正确的做法是暂停工作,并进行充分休息。  3.不要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有些人在面对很多问题时,希望能够一次性解决,结果导致自己手忙脚乱,进而压力倍增。正确的做法是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紧急程度等进行排序,理清自己的思路,然后逐一处理。  4.不要忽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心理健康也是需要呵护和保养的,切勿过度高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问题或麻烦时,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可以寻求朋友的帮助或家人的安慰,必要时应该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5.不要强求生活一帆风顺。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无法预测,更无法保证,偶然与必然、成功与失败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只有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才能更好地处理压力。  文字支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用心理硕士唐义诚  学术支持: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