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纪恩图是谁画的呢??
漫长的郁闷 2优艾设计网_设计LOGO022-05-04 22:20 用木板绷绢,先绷上白纸.再用钉在打湿绢后钉在画板上,应该四周抹浆糊陪喷水后向外拉,但必须经线和纬线都拉直,先把稿子勾出来,等干透了后(因为要沾水,墨没有干透或者墨不好在崩画过程中会跑墨) 用刷子沾水抹平绢(绢下面最好垫上宣纸)从中间往上下两头的刷,水不要太多,可以抹平就好,(有时绢不好会漏矾的),然后在四周崩上水胶,用其他的纸抹上浆糊等它干就好啦~~ 袁江、袁耀生活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他们二人以画风严谨的山水楼阁界画独树一帜于清朝画坛,以“二袁”之称闻名于画史。 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54281&do=blog&id=37534 袁江、袁耀生平概况 较早记载袁江姓名和简单情况的史籍有张庚的《国朝画徵录》(包括续录)、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以及无名氏的《画人补遗》。这几种史籍均成书于清朝中期,约在雍正后期至乾隆年间,成书年代与画家生活的时期相距不远。下面分别抄录相关原始资料。 袁江,字文涛,江都人,善山水、楼阁,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遂大进,宪庙召
有没有名字算什么 2022-05-04 22:22
1、较早地进行国画“西化”实践的中国艺术家始于“岭南画派”,其代表人物是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和陈树人。
“二高一陈”从20世纪初便接受西方美术影响,从融合东西方的新日本画运动中得到启发,希优艾设计网_PS交流冀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注入西方绘画和日本绘画的新血液,开辟出一条既有现代精神、又有民族传统的艺术新路。
2、国画“西化”作为一种国画创作路向始终没有停止,蒋兆和、李可染、田黎明等艺术家继承前人的衣钵,继续探索国画与西画如何进一步融合、共生,进而将中西两种绘画体系中具有的各自优长加以整合,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影响力的国画力作。
xiaotai89 2022-05-04 22:23
1、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
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
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
2、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
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3、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天聪九年(1635年),率军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在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
1643年,皇太极去世,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
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剥夺多尔衮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4、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历任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
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左宗优艾设计网_设计模板棠全集》。
5、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
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组建湘军,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的崛起。
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赫拉德克盖延 2022-05-04 22:24 我知道的"三才女"好像与楼上的不太相同!被人称为"清末三才女"的好像应该是:秋瑾、吴芝瑛和徐自华。 秋瑾(1875-1907年),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后改名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县荷叶乡神冲王廷钧为妻。光绪二十二年,秋与王结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翌年,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决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是年十二月(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七月十三日在大通学堂被捕。七月十五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吴芝瑛( 1868-1934 )字紫英,别号万柳夫人,清同治七年 (1868年)二月二十日生,安徽桐城人。父吴康之,号鞠隐,历任山东宁阳、禹城等县知县,工书善,系清末桐城派文学家。吴芝瑛自幼聪慧异常,及长,博览群书,尤嗜唐宋诸大家诗文和各家法贴,虽严寒酷暑未尝.秋瑾、吴芝瑛和徐寄尘素有“三才女”之称,姐儿三互换兰谱,以生死相托。 光绪十一年 (1885年),出嫁到无锡,与江南名士廉泉结为夫妇。光绪二十四年随夫移居北京,未见即闻名京师,慈禧太后亦曾召见。光绪二十六年的庚子之役后,清政府为赔偿巨额赔款而横征暴敛,百姓受苦。吴芝瑛上书清廷,倡导“国民捐”,主张“产多则多捐,产少则少捐,无产则不捐”。此举刺痛了达官贵人,招来非议。光绪二十九年,她在京结识了与之为邻的女侠秋瑾,并结为金兰之交。光绪三十年,她力劝丈夫不屈事清廷,辞职南归。于上海曹家渡小万柳堂隐居,她自号“万柳夫人”。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就义,凶讯传来,她悲痛欲绝。秋瑾牺牲后10天,她不顾个人安危,愤笔写了《秋女士传》,又撰述《记秋女士遗事》,并表示愿以身家性命保秋氏家族。在丈夫廉泉的协助下,她和徐自华一起,葬秋瑾于杭州,亲书墓表,勒石竖碑。她义葬秋瑾之举,触怒了清廷,清廷欲加严惩。她毫不畏惧,给两江总督端方写信说:“是非纵有公论,处理则在朝廷,芝瑛不敢逃罪。”消息传出,舆论哗然。英文《泰晤士报》于头版刊登吴芝瑛大幅照片,发表吴芝瑛的美国女友麦美德撰写的专文,声援吴芝瑛义举。清廷在中外舆论的压力下,未敢贸然加害于吴芝瑛。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告捷。不久上海民军组成,吴芝瑛慷慨疏财,以助粮饷,并致书上海女子北伐队司令陈也月请缨,继而写了《从军乐》六章,气势磅礴,传诵一时。清朝覆灭,民国肇始。 不久,衰世凯窃得国柄,爬上了总统宝座。吴芝瑛于江苏独立后的第七天即挺身而出,投入反袁斗争。在致袁世凯的《上袁氏万言书》中,揭露他假共和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罪行。她向袁发出警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告:“公朝去,而吾民早安;公夕去,而吾民晚息;公不去,而吾民永无宁日。”吴芝瑛生前即被人视为奇女子。她在原籍桐城拥有田地、房舍遗产极多,她毅然全部捐赠,在家乡办了一所以父名命名的鞠隐学堂 ( 后改称鞠隐小学 ) 。她还不惜变卖家藏董其昌手书《史记》真迹全部,以数千金赎出误入妓院为娼的良家女子李频香,并结为诗友。她对救济妇孺的慈善单位的捐助,亦不在少数。她晚年为沉疴所困,家境甚窘,沪上小万柳堂已变卖易主,仍回无锡城中故居栖身。民国 23 年 3 月 1 日,病逝于无锡,终年 66 岁。 徐自华(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著名女诗人,同盟会员。 故居在崇福镇庙弄19号,系晚清建筑,有三厅一过楼。徐氏当年所居楼舍保存尚完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秋瑾为策划浙江起义急需军饷,着男装来崇福找徐自华相商,自华与妹蕴华当即倾奁中饰物约值黄金30两相助。为报知己之遇,秋瑾脱双翠钏相赠,说:“事之成败未可知,姑留此以为纪念。”临行,又以如遭不幸请“埋骨西泠”相嘱。推想当时三女子执手相别的场景是悲壮的。同年农历六月六日,秋瑾在绍兴遇难。消息传到崇福,徐自华悲痛欲绝,作《哭鉴湖女侠》诗12首哀挽。农历十一月,徐氏姐妹冒风雪渡江去绍兴,将停厝在文种山的秋瑾灵柩护送至杭州,觅地安葬于西泠桥畔。这件事在革命志士中引起极大的震动,以为徐氏姐妹之高义不让须眉! 徐自华一生任侠好义,赞助革命。闲暇时喜吟咏,柳亚子评其词可与李清照媲美。著有《听竹楼诗稿》、《忏慧词》,与小淑的《双韵轩诗稿》同为后人所重。
虾米米_ 2022-05-04 22:26 郎世宁(英文名:Giu优艾设计网_在线设计seppe Castiglione),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6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逝世于1766年。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郎世宁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郎世宁曾参加圆明园 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2015年10月7日,郎世宁所作的《纯惠皇贵妃朝服像》在香港拍出1亿3740万港元高价,刷新中国御制画像世界拍卖纪录。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见插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郎世宁原系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于为皇帝作画竟没有机会传教。他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现如今全球各大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陈列。
ly1987526 2022-05-04 22:31 据史书记载,纪晓岚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官至礼部尚书的大学士来说是很正常的,没有反而不正常。纪晓岚很讲感情,1740年17岁的纪晓岚就跟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了一生相敬如宾,白头偕老。马夫人直到纪晓岚七十二岁那年才去世。他有一房妾名为文鸾,是他从小青梅竹马的朋友。这在封建社会来讲是很难得的。纪的夫人姓马,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以“嫡庶”之“嫡”的身份出现的。《槐西杂志》第二卷八十八条是为纪的一个侍姬立传的,说马夫人很喜欢那侍姬:“故马夫人终爱之如娇女。”第二次是以婆母身份出现的,在《槐西杂志》卷三第二百一十四条:“马夫人称其(二儿媳)工、容、言、德皆全备。” 纪惜墨如金,两次提到马夫人,一共就用了二十多个字。笔法之中,读不出夫妻之间应有情感色彩,倒是有些客气,有些许远距离的尊重。这是合乎情理的。猜度马氏与纪之间的生活,无非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多二十岁结了婚。像纪家这种官宦家庭,所娶媳妇必是门当户对,马必定是个大家闺秀,所受教育免不了三从四德,进得纪家之门,孝亲友姑,对纪彬彬有礼。新婚燕尔之时,或者还会与纪一起共同沉浸在温柔乡一段时间,但后来纪中举入仕,马氏的主要责任就是在家中孝敬公婆,抚育儿女。纪有了一房又一房侧室,马氏对纪晓岚承担的责任,主要便是举案齐眉了。再到纪晓岚有了自己个人的家业,不与父母住在一起,马氏的正妻身份,实则“法定”成了纪晓岚家庭的总经理,对一家人的生活起居进行日常的行政管理(虽然会有管家,但那最多算个对外事务的执行总经理),而纪在外公务与马氏没有什么关系,对家庭而言则担负董事长的角色。纪与马氏之间,终于就成功完成了从小夫妻关系,到家庭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合作关系的必要转换。总经理在任上,不管工作做得好不好,董事长对外人道来,总是要客客气气尊敬一下的。估计马氏的总经理干得还不错,所以《阅微草堂笔记》提及马氏,突出的就是她对侧室、儿媳的管理。 郭彩符是纪的侍姬之一。《槐西杂志》卷二第一百四十一条专门讲的就是这个女人,三百余字,不少了。纪简单讲了这女人的来历和命运的不佳。重点讲了两件事。一是纪受贬在新疆时,“姬已病瘵”,到关帝庙问了一支签,知道还能等到纪回来,但病却好不了,果然纪回来不久,郭氏就去世了。二是在郭氏死后,家里晒其遗物,纪睹物生情,作了两首怀念郭氏的诗:“风花还点旧罗衣,惆怅酴釄片片飞。恰记香山居士语,春随樊素一时归。”(郭氏亡在送春之日)“百折湘裙台画栏,临风还忆步珊珊,明知神谶曾先定,终惜芙蓉不耐寒。” 沈明玕是纪的另一侍姬,纪着墨最多,用了两篇七八百字。《槐西杂志》第二卷八十八条几乎是在给沈氏作传,除介绍了她的来历、自愿当富家之媵妾,“女子当以四十以前死,人犹悼惜。青裙白发,作孤雏腐鼠,吾不愿也”的心愿,还录了她一首小诗:“三十年来梦一场,遗容手付女收藏。他时话我生平事,认取姑苏沈五娘。”而且说沈氏临终前生魂跑到纪晓岚“侍值圆明园”的住处去探望了他。沈氏死后,纪在其遗像上提了两首诗,其中一首为:“几分相似几分非,可是香魂月下归。春梦无痕时一瞥,最关情处在依稀。”《滦阳续录》卷一第二十八条专门录了沈氏死前不久, “以常言成韵语”写的一首《花影》诗:“绛桃映月数枝斜,影落窗纱乡帐纱。三处婆娑优艾设计网_PS交流花一样,只怜两处是空花。”说沈氏诗中“两处空花,遂成诗谶”(一花为沈氏不久亡,一花为沈氏婢女亦不久亡)。 目前只有这些资料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