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毒株自身变化后 三大因素决定多数新冠感染者无症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1月1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谈及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的落实情况时表示,这与新冠肺炎的特点变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化有关,即病毒潜伏期缩短,重症病例也减少了。当日,截至17日24时,数据显示,广州新增本地确诊病例255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病例8989例,连续两天超过8000例。
今年10月中下旬以来,阳城疫情呈现多发、局部暴发、持续高发的特点。同时,绝大多数人病情较轻,无症状,重症和危重症的低概率也十分突出。
为什么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两年多后,传染性依然居高不下甚至有所加强,但重症、危重病例甚至死亡病例的比例却有所下降?采访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后,杜南记者了解到,奥米克隆BA.5.2系列流行毒株的特点是传播力强、潜伏期短,但多数患者病情较轻,无症状。
总而言之,就是:
首先,新菌株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增强;
第二,突变株感染肺细胞的能力降低;
第三,大量感染者的轻微症状是建立在接种疫苗和全人群强化接种的背景下的。早在去年5月,广州局部爆发病毒期间,全程接种疫苗对重症和危重症的预防作用已经得到验证。当面对“毒力”下降的奥米克隆菌株时,疫苗接种使人们普遍对新型冠状病毒免疫。
突变菌株毒力的减弱
它已经在最新的杂志上解释过了。
不仅是广州,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的主要疫堵都来源于奥米克隆BA.2,其中BA.4/5株及其后代株是最主流的毒株。阳城县此轮新冠肺炎疫情的优势流行毒株为BA.5、BA.5.2的后代
从Omicron毒株出现至今已有近一年的时间,通过免疫图像检测感染24小时的变异毒株的NP蛋白。
本月初,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发表了著名呼吸道病毒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河冈义弘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证实,BA.5与之前的Omicron亚型具有相似的毒力,但其毒力明显低于一年多前流行的优势毒株Delta变异株。
在这项研究中,Kazuyuki Kawaoka使用了高度人源化的K18-hACE2仓鼠,高度模拟了人类感染病毒的病理过程。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研究使用了人源化K18-hACE2仓鼠,高度模拟了人类感染病毒的病理过程。结果BA.2、BA.4和BA.5对仓鼠的致病作用相似,均不能引起仓鼠体重下降。
但BA.5系列病毒的适应能力明显强于BA.2,这里所说的病毒适应能力是一个病毒生物学的概念,通常是指一个病毒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率——涵盖了从吸附、穿透、脱壳、复制、组装到病毒粒子释放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可以用来评价病毒减毒程度的概念,是疫苗研制和基础病毒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病毒适应性的增强,意味着其适应宿主的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其传播能力的放大。
作为川冈义之最新研究的佐证,早前在南非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新冠肺炎Omikjung刚出来时R0值约为10,但其子代突变株BA.5的R0值高达18.6,其传播性是原毒株的6倍,超过麻疹。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病毒。
Omicron菌株BA.5.2的第一个特点很明显,通过降低自身毒力来提高突破能力的狡猾能力。它看起来更无害,但它躲在一边。当人们稍微放松他们的健康保护时,就会突然产生一种幻觉
川冈义之的最新研究还比较了BA.2、BA.4和BA.5在高度人源化仓鼠不同器官和区域的病毒复制情况。结果表明,BA.2、BA.4和BA.5在鼻和肺中的复制率显著低于Delta突变体。尤其是BA.4在肺部几乎无法复制。BA.2、BA.4和BA.5不引起支气管和肺泡的肺病理损伤。感染BA.2、BA.4和BA.5的K18-hACE2仓鼠是100%存活的。
如果说在最早期,新冠肺炎病毒的靶器官主要是肺,并且可以对感染者的多个器官造成损害,那么更早的主要流行毒株Delta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
然而,奥米克隆菌株更狡猾地改变了它的靶器官,从原来的肺减少了肺,肺泡和支气管的复制次数,但开始集中在咽部进行复制,产生了急性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和咽干。
与虚弱的肺部相比,上呼吸道病毒的炎症反应总是相对较轻。突变株的这一特点也是产生大量轻度无症状感染者的原因之一。这一特点也得到了广州多处方舱医院患者病情的支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舱医疗队队长、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况玉坤告诉杜南记者,经过连续7天的临床观察,医疗队收治的1952例阳性病例中,没有一例因新冠肺炎肺炎的持续加重而变得普通,绝大多数确诊病例无症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但必须强调的是,对于老、弱、病、残、孕、器官移植等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类似的上呼吸道感染也有可能变得严重。广州此轮疫情产生数千名本地确诊患者和数万名无症状感染者后,截至17日,已有两名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转为重症和危重症。这也是中国一再坚持动态归零的主要原因。毕竟事前积极预防的社会经济成本要低于事后干预。
另外,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携带病毒但没有明显症状的人。它们的本质是携带了传播性很强的病毒,具有传染性。虽然无症状,但是如果不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还是会引起社会的广泛传播,所以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同样重要。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成功分离培养Omicron株,并通过免疫荧光图像检测变异病毒、未感染组和感染48小时组的NP蛋白。
该疫苗对严重疾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疫苗接种的作用不容忽视。
2021年5月,在处理毒力相同、毒力更强的Delta株引起的疫情时,广州及随后的多个姐妹城市在临床上观察到一个特点,即全程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和加强注射的感染者大多病情较轻,无症状。重症、危重甚至死亡的概率大大降低。
新冠肺炎单链RNA病毒的特性注定了它的持续可变性,但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开发的新冠肺炎疫苗仍能有效预防变异株。
广泛接种疫苗也是目前症状轻微和无症状的一个因素.
“虽然新冠肺炎突变的过程也带来了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的免疫逃逸,也就是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溶解或逃避人体之前已经建立的免疫。但无论新冠肺炎如何变异,它还是新冠肺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名公共卫生专家王明表示,通过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建立的免疫力,虽然不能100%防止病毒传播,但对减少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这个结论得到了验证。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名公共卫生专家王明正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
「因此,未接受疫苗注射或未完成整个注射/加强注射程序的人士,应加快完成注射程序。」
王明说,接种疫苗对减少感染后的后遗症同样有效。最近子刊《自然》报道的近10万人的大型队列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冠肺炎后遗症;感染前接种疫苗的人患新冠肺炎后遗症的风险较低。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