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必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和挑战、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第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动力转变,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纪疫情带来的各种新风险新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存在的发展难题,成就了许多具有长远影响的大事。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跃上了一个大台阶。
创新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经济实力大幅跃升。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经济运行的新形势新特点,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效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经济政策的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整,既保持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增长,又实现了质量的有效提升。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年均6.6%的增长,经济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同期的11.3%上升到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1美元上升到12556美元,赶上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亿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商品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丰硕成果。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R&D全社会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1.91%上升到2021年的2.44%。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从突破走向体系能力提升。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11位。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田文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中国人第一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奋进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级海试,北斗导航全球网络,苏
优化持续经济结构,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每年1.3万亿斤以上。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制造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45.5%上升到2021年的53.3%。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5G基站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区域发展成就辉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稳步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和1.87下降到2021年的1.53和1.68。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881降至2.51,农村富民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53.1%提高到64.7%。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竞相生成、充分涌流。各领域基本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重塑和整体重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产权保护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我们将继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的国际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加快形成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发展,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截至2022年10月中旬,中欧班列已达6.1万列,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4个城市。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无价的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6.2%。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整体推进林、田、湖、草、沙综合保护和系统管理。河长湖长制度和湿地保护逐步落实,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郑重承诺“力争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工作稳步有序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
改善民生福祉,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赢得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成效最大的反贫困斗争,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重大战略成就。人均收入的增长率
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种源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完善粮食产、购、储、销体系,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煤、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立健全,多种能源品种产能居世界首位。在建风电、太阳能、水电、核电装机规模保持世界第一,稀缺矿产资源自主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不断增强。着力平滑经济周期,做稳做强链条,做优做长链条,保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稳定运行,有力有序保障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稳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动能,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验
在新时代10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必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两个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是掌舵人,习近平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指南。中国经济就像一艘巨轮。体积越大,风浪越大,掌舵越重要。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大海之锚”作用。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决捍卫“两个肯定”和“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战略决策执行不偏不倚、不变通、不走样,坚定有力地完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稳步走向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它是理念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发展方式和成效。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和思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指导原则,有力指导了中国新的发展实践。只有通过完整、准确和全面的理解
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打开工作局面,向问题奔去、向目标迈进,更加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方式调整和社会结构变革,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强底板、促优势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
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堵塞经济周期的堵点、堵点不断被打破,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大增强,动力不断释放。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正确处理国内流通与国际流通、自力更生与开放合作的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与安全相协调。是安全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我们党的重要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沉着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着力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在新的征程上,世界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正在加速发生,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进行。
第三,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落实各项经济工作。
未来五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应该认真执行。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着力构建发展新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周期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强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力气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平滑经济周期,在需求拉动供给和供给创造需求之间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努力稳定外需,提高国际流通的质量和水平。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将把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实施质量强国建设和产业基地再造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农业科技自力更生,巩固粮食稳产增产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完善和发展新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优艾设计网_PS问答。
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发展的相对平衡。
着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坚定不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让国企、民企、外企都敢做。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市场。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改革。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努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深化商品、服务、资本、人才等要素的移动开放,稳步扩大规则、制度、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实施自贸试验区推进战略,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支持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发展,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不断完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互利多元、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注重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发展与碳减排的关系,全面有序推进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工作,实施碳中和行动计划,完善总量调控
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全力性民生建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机会公平。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优质教育体系和卫生体系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