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奥迪Q7大灯每个6.5万元?

中国新闻周刊微信消息,你最近修车了吗?有没有感觉修车价格比较贵?

如果不小心撞坏了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交流左大灯,光是配件价格就可能比去年多花1300元左右。包括引擎盖和后备箱盖,都比去年涨了700多元。以上数据只是行业平均水平。

如果你是一个豪华品牌的车主,汽车零部件的涨价就更夸张了。与2017款相比,华晨宝马3系前挡风玻璃价格仅上涨4001元,北京奔驰c级主气囊也上涨了3285元。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研究院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保险汽车技术研究院11月7日发布的第十四期汽车零整比数据。数据显示,本期“汽车零整比100指数”为361.85%,较上期上升10.39个百分点;“常用配件负担100指数”为18.21,较上期上升0.89。

“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价格持续上涨,这也是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差的原因之一。”中国保险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保险研究院11月4日发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显示,14款受评车型在耐撞性和维护经济性方面无一获得优秀评价,半数车型获得较差评价。

没钱修理它

汽车零整比系数,即整车所有装载件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之比。汽车的零整比系数越高,后期保养成本越高。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研究院

中国保险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的零整比系数更高。高于本期汽车100个样本平均值的厂家有8家,均为合资品牌厂家;其中,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是平均零整比系数最高的厂商,分别达到726%和699%;其次,一汽丰田、一汽奥迪、沃尔沃亚太轿车的平均零整比系数分别达到487%、468%、466%。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研究院

与此同时,常见配件价格普遍上涨。本期17个常用配件均价高于上期。价格涨幅超过10%的常用配件有7种。常见配件前五名分别是大灯、引擎盖、行李箱盖、前保险杠蒙皮、后保险杠蒙皮。

其中大灯价格涨幅最大,从之前的平均6221元涨到目前的平均7528元,涨幅为21.01%。与前期相比,国内厂商大灯价格上涨13;其中,一汽奥迪是单大灯均价变化最大的厂商,长安马自达紧随其后。本期大灯配件价格最高的三款车型分别是2021款进口奥迪Q7、2021款一汽奥迪A6和2020款一汽AoQ5L,价格分别高达65570.94元、54996.50元和38329.30元。

发动机罩单件以18.99%的增幅位居第二。本期国内有13家厂商发动机罩价格上涨;其中,一汽奥迪、广汽丰田、长安是发动机罩均价变化最大的厂家。

资料来源:中国保险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零整比高的车型大多出自豪华品牌,但并不是说车价越高,零整比就越高。从价格区间维度来看,30-50万元区间的车型零整比系数平均值最高,为548.73%;其次是50万元以上的车型,零整比系数为507.43%。

不过,中保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也对本刊表示,相比过去五年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发展,行业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进步。“比如低速碰撞安全气囊的误启动率,从一开始的4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0%以下,有了质的变化。粗略来说,只有这一个。年度维护公司

此前,央视报道称,深圳北汽新能源的一位车主在汽车使用三年后,想要更换电池。在询问了4S商店后,他得知更换电池的费用高达4万元,这甚至超过了他7万元车价的一半。

在本次零整比数据研究中,中保研究院还新增了20款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北汽新能源EU是三元锂电池组零整比最高的车辆,长城欧拉好猫是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组零整比最高的车辆;三元锂电池组单位能源价格比最高的车型是北汽新能源EU;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组单位能源价格比最高的车型是东风沈峰E70。

智能精密配件也让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维修价格飙升。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车型上的激光雷达越来越多。据了解,目前激光雷达“上车”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中一种是放在车顶。这种模式虽然更安全,但无形中增加了风阻,不够美观;另一种方法是把它放在前保险杠里。这种方式比较美观,但是在碰撞甚至轻微的摩擦中容易损坏。

此前,一些小鹏P5的车主表示,他们在与汽车发生摩擦后,左前大灯和大灯下的保险杠出现了一些轻微的擦伤和变形。双方在投保定损后确定的维修价格让他们大吃一惊。“预计总成本达到了19022元,其中最贵的是汽车左前角的一个激光雷达,更换原厂配件的价格是8916元。”

同时,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的全新制造工艺将进一步推高车型的维修价格。如果特斯拉采用一体化压铸和更轻的铝制车身,翼子板、保险杠等钣金零件很难修复,发生碰撞后很大概率需要换新,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比亚迪、零跑等品牌的部分车型采用了车身电池一体化新技术,可以降低电池组包装厚度,增加整车空间,提高车身刚性。但潜在的风险是,一旦机箱被撞,电池可能会损坏。作为电动汽车最昂贵的核心部件,损坏的电池维护起来会更加昂贵。

现在很多机型上市时都会采用硬件冗余的配置。然而,目前在实际应用中,驾驶辅助的应用场景极其有限。很多消费者甚至还没有尝到新技术的甜头,就要付出高昂的维护成本。中保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汽车前后部的雷达传感器越来越多,大灯等功能部件也越来越昂贵,这也对后续车辆的耐撞性和维护经济性的不断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