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是谁画的呢??
anhao007 2022-02-05 23:39 优艾设计网_设计
作者:阿尔丰斯·穆夏(Alfons Maria Mucha,捷克画家),也译作阿尔菲斯·穆夏(1860-1939)
别敷衍了所有 2022-02-05 23:41 马一角:马远夏半边:夏圭此二人和李唐、刘松年并成为“南宋四大家”,都是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四家中李唐略早,刘、马、夏继承发展李唐的画法,成为南宋画院的主流。四家的风格特点是:李唐之画刚劲犀利,气魄雄伟;刘松年之画受李唐影响,而又工整方面更为突出。优艾设计网_电脑技术马远、夏圭师李唐笔法刚劲简括,水墨淋漓,构图多向特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其画风对明代的浙派和院体山水画有较大的影响。
平平无奇的小苹果 2022-02-05 23:44 夏:上古时大禹治水有功,并且德高望重,于是舜帝就将帝位让给禹。大禹后来将帝位给了儿子。大禹儿子叫启,启建立了夏朝。西周初年禹王东楼公被封于杞邑。没有被封的一些王族,就以夏朝的夏字作为姓,世代相传。又有一支夏姓,是春秋时陈国的一位叫子夏的公子的后代,子夏的孙子叫夏征舒。夏姓的先人还有如:〔夏无且〕秦始皇的医生,有人想刺秦皇时,夏无且挺身保护,立了功。〔夏统〕晋朝人,自小贫困,但孝敬老人。他看人不起做官的和他们身边的歌女。〔夏寅〕明代学者,他说一生人不读书可惜。等闲过可惜,败坏人格更可惜。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姒姓。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妫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3代,16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有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出自姒姓。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问答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二、迁徙分布 夏氏因得姓很早,故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散居尤为广泛。大致上,秦及秦代以前,夏姓主要在中原生息繁衍,并迁往陕西、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如夏征舒传至4世孙夏区夫仕陈(今属河南)为大夫,裔孙夏御寇仕齐(今山东东部)为大夫。秦始皇时尤御医夏无且(大致出自陕西夏氏)。秦汉之际,有代(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中部与北部等地)相夏说;安徽夏氏出自随王桀逃至南巢一部分夏王族的后裔。魏晋南北朝以前,夏姓还主要活跃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原一带。夏姓南迁始于汉代,如西汉时有夏黄公,为鄞人(今浙江宁波市);东汉有夏方,为九江人(今属江西)。大举南迁则为魏晋之际,经过长期繁衍,使得夏姓的分布中心,移向了江南地区。唐宋以后,夏姓主要以江南广大地区为其繁衍地,广布于今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和广东、广西等省,特别是以浙江的分布最为集中,使得夏姓最终成为了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夏姓也以"会稽"为堂号。 【郡望】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汉时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分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此支夏氏,为西晋高士夏统之族所在。 谯 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毫县)。 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改为郡,移治高阳。 鲁 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历史名人 夏 昶:明代著名画家。他不仅善绘画,而且善书能诗;其诗词清丽,书工正楷,其画擅长写竹石,当时推为第一,有传"仲昭一个竹,江南十锭金"。宋代以后,是夏姓在文学领域里最为光辉的时期。 夏 圭:南宋杰出的画家。早年工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并与马远同时,号称"马夏"。画风洒脱,糅合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构图多作半边或一角之景,时称"夏半边"。 夏侯玄:三国时魏国大臣。精玄理,为玄学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四聪之一"。 夏原吉: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27年,支应无误,在详定赋役,清仓场,广屯种,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绩。 夏 恭: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依据史籍记载夏恭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达1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夏无且: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 夏 育: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夏,顾名思义,是夏禹的后裔;夏侯,史有明载,也同样是这位上古贤君的子孙。两个姓氏,一单一双,实际上却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 《姓纂》记载说:“夏后氏之后,以国为姓。” 《姓谱》说:“夏侯,复姓,本姒姓,夏禹之裔。周武王立,封夏裔于祀;后祀为楚灭,简公弟佗奔鲁,鲁悼公以佗为夏后,爵为侯,因以夏侯为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也指出:“出自姒姓,夏禹裔孙东楼公封为杞侯,至简公,为楚所灭,弟佗奔鲁,鲁悼公以其夏禹之后,给以采地为侯,因以为氏焉,后去鲁之沛,分沛为谯,遂为郡人。” 这两段记载明白指出,夏侯氏是分自周朝初年“以奉夏祀”的杞国,而夏姓则与杞氏谊属兄弟,统统都是夏禹的后裔,则夏侯与夏氏系出一源的亲戚关系,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清楚万分。唯一的分别,是夏氏得姓较早,而夏侯氏得姓稍后罢了。 在过去的两三千年以来,夏氏的历史名人相当不少,他们的杰出表现,的确无愧为大禹的后裔,使这个大家族所享的盛誉历久不衰,也为一部中华历史,益增光辉。 夏氏成名早在先秦时期,当时,卫国曾出过一位名震遐迩的大力士夏育,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呢!另外,在荆轲刺秦王之时,也有过一位名叫夏无且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提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依照该书的记载,秦始皇在保住了生命之后,论功行赏,曾经赏赐两百镒黄金给夏无且。 汉代以后,夏氏的表现更加出色,譬如,光武帝时的夏恭,就是一位大名鼎鼎,备受后人敬仰的了不起学者。根据历史的记载,夏恭是当时一位最负声名的易学教授,曾经教授生徒至一千余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声名也传遍天下。
ty_126668121 优艾设计网_PS百科 2022-02-05 23:55 马一角”画半边●中国画,虚虚实实,有时看似空白,其实中间大有名堂……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皇帝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掳去,京都汴州沦陷,北宋到此灭亡。宋高宗赵构逃到杭州,重建国都,号称南宋,醉生梦死,苟安一隅。不过,文化发达的南宋,皇家画院中还是出了不少画家。其中就有人称“马一角”’的山西永济籍画家马远。 如果说,北宋的山水画主要画大山大水的全景,那末,南宋的山水画则多取特写镜头式的近景,侧重画山川奇秀的一角。这在山水画的发展上,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而促成这个变化的完成者,当首推山西画家马远和另一位浙江的画家夏圭。他们开创了一个独特的画派,运用北方画派之笔墨,画浙江一带的山水,绘画史上把他们并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两人加上李唐和刘松年,合称为“南宋四家”。 马远山水画的主要特点,是在构图方面采用“以小见大”,以局部表现全体的艺术手法,创造不同凡响的独到境界。例如他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在船上独坐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几乎全为空白,但却有力地映衬出江面的空旷渺漠、寒意萧条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凝神贯注的神情,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广阔的意境。像这种在画面上留出大量空白的现象,不仅在马远的作品中是常见的,而且可以说是中国画在构图方面的一大特点。中国画很讲究这种“空白”。所谓“计白当墨”,即表面上是空白,是虚的,实际上却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马远对此很擅长,所以,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则仅写水之一涯。至于其它景物,也是减到不可再减。所以,人们戏称他为“马一角”,而这“边角之景”,似乎也就成了马远山水画的代名词。过去,也有人认为马远之所以画“边角之景”,其实是暗指南宋小朝廷的“残山剩水”,隐喻南宋偏安江南之意,怀念北宋的大好河山。这种说法,若细细品味去,似也不无道理。马远的山水画,还有《踏歌图》、《雪图》、《探梅图》等,以及现存十二幅专门画水的作品。至于至今藏于台湾博物院的《梅石溪凫图》,清静幽雅的画面,追逐嬉戏的野禽,简笔勾勒出了山水花鸟的完美融汇,足见马远的花鸟画也颇有成就。 那位与马远风格相近的浙江画家夏圭,画风同样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在构图上常把景物挤压在一角,留出大片的空白天地,令画面空明爽朗,使人心旷神情。他最喜爱画的西湖,被称为“水墨西湖,画不满幅”。所以,人们叫他“夏半边”。 马远、夏圭所代表的这种独特水墨绘画,苍劲一派,风行一时,在南宋中期,几乎笼罩了整个画坛。他们的画风,延续了 150年之久,对后世影响,不可低估。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