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拉里·佩奇,最乌托邦的商业人物?

很长一段时间,站在谷歌聚光灯下的是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一位曾在Novell和太阳微系统等著名公司工作过的职业经理人。作为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一直在幕后扮演“产品总裁”的角色。用谷歌早期的一个比喻,佩奇不再开这辆卡车,他已经雇了一个司机,他只需要在后面做白日梦。

作为硅谷乃至全球企业史上最非正统的管理实验之一,谷歌空降的职业经理人不仅要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还要对佩奇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进行所谓的成人监督。因为在投资人眼里,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不适合领导大公司。

尽管他越来越少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但在重大战略决策方面,佩奇仍然是谷歌为数不多的决定性人物之一,比如谷歌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无线频谱,以及2006年以16.5亿美元收购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事实上,回顾这些旧事,我们可以发现,谷歌鼎盛时期的大部分项目都来自佩奇的前瞻性判断。

比如安卓项目。2005年,佩奇希望建造一台手持电脑,能够在全世界每个人的口袋里携带谷歌服务。佩奇看中了安迪鲁宾创办的创业公司安卓,并将其买下。令人惊讶的是,佩奇直到交易完成才告诉施密特这笔5000万美元的交易。

或许两次前所未有的成功,大大增强了佩奇对自己管理能力的信心。十年后的2011年4月4日,38岁的佩奇接过“导师”施密特的接力棒,正式成为谷歌CEO。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这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在管理企业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一方面推动了谷歌核心业务的持续商业成功,另一方面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将谷歌保持在时代的前沿。他对管理层进行了两次重组,砍掉了大量的产品,整合了自己控制下的各种产品,统一了谷歌各具特色的产品和风格,带领谷歌稳步走过了搜索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财富》杂志透露,过去三年,谷歌的年增长率超过20%,公司的现金储备也从佩奇担任CEO时的370亿美元增加到约620亿美元。企业家、《搜索》一书的作者约翰巴特利评论道:“谷歌在科技行业是前所未有的,包括很多方面:财务表现、市场覆盖面和巨大的野心。”

如今的谷歌不仅继续享受着巨大的搜索和广告业务的成功,还在电子邮件、地图、Chrome等业务上全面开花。作为谷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业务,安卓不仅占据了全球80%以上的智能手机,而且正以打造“多屏世界”为目标,向电视、可穿戴设备、汽车等领域扩散影响力。

“我们只完成了1%的可能性,甚至不到1%……”在2013年的谷歌I/O大会上,拉里佩奇用沙哑的声音发表了10分钟的主旨演讲,与业务和产品无关。佩奇期待更多未来的技术,他认为谷歌“应该创造一些从未存在过的东西。”

2012年秋天,当马丁索罗访问谷歌时,拉里佩奇派车去20英里外的玫瑰镇酒店会见了这位广告大亨。然而,这辆德州SUV自己驾驶,它用雷达、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取代了司机。索雷尔惊讶地说:“这太不可思议了。”

作为神秘实验室谷歌X的一个项目,无人驾驶技术并不是佩奇接待贵宾的绝招。尽管还没有做好全面上市的准备,但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加州的道路上行驶了数十万英里,没有发生事故,该公司仍在游说其技术在美国获得批准。

在距离山景城谷歌plex总部大楼半英里外的一个两层红砖建筑公园里,你可能会看到喷泉、公司分发的自行车、带磨砂玻璃窗的会议室、自动驾驶赛车以及带太空电梯的白板。谷歌X实验室就设在这里。

谷歌x里有很多疯狂的项目,谷歌称这些看似不可能的项目为“月光族”。这些项目只能通过激进的方法和突破性的技术来解决。因此,一个月球拍摄需要很多钱,即使这个项目可能永远不会取得任何结果。

在佩奇的带领下,“月球拍摄”创新项目越来越多地被宣传。例如,谷歌光纤是一种比宽带快100倍的互联网连接服务,而Project Loon旨在通过向平流层释放热气球,将互联网服务带到贫困地区。除了技术,谷歌甚至希望在生物技术领域有所作为,比如向生物技术公司Calico投资数亿美元,研究延长人类寿命的技术。

在媒体的炒作下,大众似乎对谷歌的这些奇葩项目麻木了,尤其是当谷歌的成熟产品还在远离人们的时候,这些虚幻的未来技术让大众感到无所适从。

但是技术和未来是如此难以企及和出乎意料。事实上,我们现在享受的大多数技术都来自十年前甚至更早的研究。正如佩奇所说:“今天,这些想法看起来很疯狂,但如果过去的经验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在未来取得成功,那么今天的想法就很重要。

要赌注在几年后不会显得奇怪。”

而从商业竞争的角度上看,互联网巨头的未来之争正在从移动互联网的软硬件层面向更高层级的普适计算发展。物优艾设计网_设计客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如果看看最近 Facebook、微软等巨头的重要动作,这些频频可见的关键词正在定义未来的方向。

无人驾驶汽车、恒温器、机器人、智能手机这些看似毫无章法的领域,其实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人们触及到的一切都能通过计算获取并深刻理解,从而预测人们的需求,提供给人们所需要的一切,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这其实就是佩奇对“搜索”总结出最宽泛的定义。

佩奇之所以要让 Google 车轮运转得更快一点,还在于科技行业革命的规律:

“毫无疑问,许多公司逐渐习惯于从事他们已经能做好的工作,仅仅只是进行增量式的改变。这种增量式的思维方式逐渐变得不合适,尤其是在科技行业,因为科技行业的改变通常都是革命性,而非改良性的。”

佩奇的雄心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批评者和竞争者严重,Google 的 Don’t be evil 只是一句粉饰的公关口号,而 Google 对新领域的广泛布局也只是利用了自己强大的资金和市场优势。

对于这些批评,佩奇并不太在意。他说,驱动他做出这些决策的原因很简单——是否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