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十问新总理?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记者会上,总理阐述了新一届政府的工作重点,并就民营企业、就业、港澳、中美关系等问题坦诚作答。

侠客岛捕捉到精彩的问答片段,点击文末链接即可录制全文。我们一起看。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来源:新华社

1.央视记者: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时刻牢记人民政府面前的“民”字,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大多数普通人不会每天盯着GDP增加了多少。大家更关心身边的具体事物,比如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政府的工作就是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来规划和推进,从而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期望和政治行动。

二是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发展仍不平衡、不足。任何一个总量指标,分配到14亿多人口基数上,人均水平相对有限。目前我们的发展更多的是看有没有。下一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变。总的来说,要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举措。在推进中国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仍然要“吃改革的饭,走开放的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优艾设计网_设计模板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中国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答: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5%左右,是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的。当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20万亿,基数非常高。此外,今年还有许多新的挑战。实现5%左右的增速并不容易,需要加倍努力。

基本取向是坚持稳中求进,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稳,重点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进步的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具体来说,我想做好几件事,或者说我想做好几套组合拳:一是宏观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大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防范化解风险的组合拳。

对中国的发展确实有很多好处。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扎实,更重要的是制度优势显著。说到困难,每个人都有困难,今年我们也会有很多困难。然而,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没有困难?我们总是通过克服困难来实现新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故事是大禹治水、龚玉移山、精卫填海、夸父一天天等等。他们是一个

答: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香港、澳门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这些都是暂时的、发展中的困难。中央政府将全面、准确、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力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力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全力支持港澳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祖国的强大后盾和“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香港、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港澳的明天会更好!

4.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如何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支持其发展?

答:在这里,我主要想表达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政策。过去没有变,将来也不会变。的确,去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言论,让一些民营企业家感到担忧。事实上,在发展民营经济的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非常明确。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这一点。对此,我们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

二是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在新的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从发展空间来看,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多新领域、新赛道有待探索,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一定大有可为。

第三,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书写新的创业史。这也是我特别想说的一点。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取决于客观条件,但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

5.本报记者: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稳定就业?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即将消失?

答: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经济。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方面的政策支持,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的就业形式。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为1158万人。从就业的角度看,有一定压力,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充满活力。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青年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有人担心人口红利消失。我觉得没那么简单。人口红利不仅取决于总量,还取决于质量、人口和人才。中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丰富的人力资源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可以说,我们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当然,我们需要对人口增减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并积极应对。

6.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记者:中国对防疫实行严格控制已经两年多了。真的有必要吗?

答:疫情发生三年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抗击疫情,取得了重大、决定性的胜利。三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精准防控,根据情况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在病毒毒力较强的阶段,我们坚决实行了“乙类甲管”,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为疫苗和药物的研制以及预防接种的普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随着病毒致病性的减弱和我国防控能力的提高,我们对防控措施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调整,进行了适时过渡,实施了“B and B管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平稳过渡,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这是了不起的。实践证明,我国疫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是完全正确的,防控效果是巨大的。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风险依然存在。我们将及时做出判断,做出预测和预警,制定和完善不同情景下的疫情应对预案,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疫苗和药物研发,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协调,共同维护人类健康和福祉。

7.台湾省联合报:大陆在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合作交流和人员往来方面有什么计划?

答:两岸同胞是一家人。血浓于水,断骨接筋。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让更多台湾同胞和企业来大陆,不仅愿意来,而且能够很好地融合发展。

早日实现两岸同胞正常交流,恢复各领域正常合作,是大家的共同期待,需要共同努力。

8.人民日报记者:中国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

答:就乡村振兴而言,我觉得下一步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三个关键词:一是全面。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而是要充分展示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第二是特点。中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因地制宜,创造独特的乡村特色,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和地方文化。第三是改革。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改革,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八年超过1.3万亿斤,总体粮食安全有保障。抓住耕地和种子“两把钥匙”,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我想特别对这里的农民说一句话,政府所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都在加大,鼓励人们多种粮食,确保中国14亿多人口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9.中国阿拉伯电视台记者:中国的开放政策会改变吗?你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及其改善前景?

答:据我所知,大多数外资企业仍然看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去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890多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三年前增加近5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仍然是全球投资高地。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今年,我们还将满足高标准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并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会越开越大,环境更好,服务更好。

关于嘉汉

答:我们打算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改进作风。强调四点:

首先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地方工作久了,深有感触:坐办公室满是问题,深入基层满是解决办法。高手在民间。要鼓励更多的各级干部到一线去,问计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工作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一切行政行为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提高创意执行能力。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员要有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和管理职能时,不能只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设置路障和路标;在每一件事情上,我们应该更多的做“该不该做”的价值判断,而不是简单的做“能不能做”的技术判断。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创造性的执行者。

四是坚决守住诚信底线。始终以严格的标准、严格的措施抓好廉政建设,对一切腐败行为都要零容忍。每个政府工作人员都应该自觉接受监督,真正做到忠诚、干净、负责。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记录全文。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