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慈善”都摆拍了 拿什么整治短视频“流量密码”??
看新闻,2月23日,安徽阜阳一女子发布前夫家暴视频,让围观群众义愤填膺,后被证实为摆拍。据了解,该女子为了博取同情,吸引流量,多次与前夫排练并摆出“家暴”场景,并在直播过程中向警察撒谎。目前,这名女子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当地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其自媒体账号也被封禁。
在“流量为王”的短视频市场,摆故事并不少见。就在前几天,有一个自媒体账号在凉山“做慈善”的操作,“当面交3000,事后追回2800”,实现了流量收割,最终面临“账号被封,相关人员被警方刑事拘留”的结局。
封号被扣的处罚并不严厉,但面对“一事一议”的情况,“虚构故事”生成“流量密码”的成功经验,让短视频博主很难摆出商机,依然试图通过真假难辨的内容引起人们的共鸣或公愤,从而达到收割流量、打赏的目的。平台层面监管的缺失让更多人心存侥幸,短视频“摆拍”雪球越滚越大。
作为关系到家庭中弱者身心健康和公共利益的严重事件,家暴真的不应该成为“交通密码”。一方面,家暴以视频故事的形式被随意解读和调侃,很容易被温和的滤镜掩盖。特别是一些视频公开讨论所谓的“拳击”,将施暴者称为“大师”,影响了公众对家暴的情感认知。另一方面会通过假装消耗公众的同情心,让真正处于家暴困境的人得不到关注。因此,围绕家暴的讨论和创作,必须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同情受害者,谴责施暴者。
从现有的办案情况来看,对冒充视频的处罚主要由自媒体账号承担,平台不承担连带责任。但从引流效果来看,媒体账号在虚假冒充获取流量的同时,平台也间接享受到了流量爆炸的红利。所以平台是摆流量的获利者。如果监管部门不追究其责任,很难改变平台对摆拍视频“视而不见”的态度。这不就是摆姿势视频层出不穷的根本原优艾设计网_设计因吗?
因此,为了从源头上遏制摆拍视频的泛滥,有必要将有虚假摆拍视频的平台纳入监管。一旦虚假视频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平台也应承担审核管理不到位的责任。从技术上讲,只要平台要求内容创作者增加视频的标签分类,并在发布前明确标注“摆拍”或“真实”,就可以大大减少自媒体故意将“摆拍”包装成事实误导大众的行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22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62亿,占网民总数的91.5%。面对如此庞大的受众群体,如果任由短视频“虚假故事”滋长,蛊惑人心,势必给社会舆论和公序良俗添乱。对于为博客流量“摆拍”的行为,短视频平台不应该置身事外,而应该成为内容发布的第一道把关人。通过建立发布标准,畅通投诉渠道,为大众提供“能辨别真假的视频内容”,避免短视频在追求高流量中迷失。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