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淘宝开始,电商已经有20年历史,这二十年间电商行业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趋势,??
作为一只小白来回答下。
一代电商:解决信息流、物流问题不管是电商还是线下实体店,解决的是人-货-场的联结问题,对应的三流就是信息流、资金链和物流。
在电商带着洪荒之力席卷线下的时候,我们拿超市举例,其实是这样的一个场景:
小明突然发现家里没有零食了,然后跑到离家2公里的小超市,在超市货架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他看到了前几天广告力荐的可比克薯片,开开心心买了2罐,付款的时候,觉得炫迈口香糖好像很香,于是一起买了,然后开开心心回家了。
这里面涉及什么流程:
1、小明到线下实体店;
2、小明在实体店选购商品;
3、小明通过超市的收银系统支付,完成购买;
4、小明自己把东西搬回家。
那么,以马爸爸、强东哥为首的电商大佬们,帮小明做了什么,才赢得小明们的青睐呢?
1、无需到店;
2、配送到家;
3、多件一次性购买。
小明购买全在一个手机上一次性买清,甚至看到自己心仪的电脑正在打折,无需跑到5公里外的电脑城,也一次性买了。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电商为用户解决的其中一个问题,是物流问题。
但是淘宝之所以被称为“万能的淘宝”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解决了用户的信息流问题。
不管什么离奇的东西,搜下淘宝,说不定都能找到,无需一家家店去跑去问。
因此第一代电商还解决了信息流问题,提供商品汇聚的一个大平台。
二代电商:解决信用问题电商还解决了一个信用问题。
大概在2007年的时候,我去淘宝上购买,购买东西我还得用银行卡给商家转账了,商家才能发货,到了后面大家都知道了,商家的诚信通,商家和我们都用的支付宝横空出世,解决了信用问题,解决了用户和商家的后顾之忧。
三代电商:解决供应链问题好像在得到看到这么一个案例,强东哥有次节目问在场嘉宾,猜猜京东一台手机到用户手中,最快多久?大家七嘴八舌说开来,有猜半天的,有猜1小时的。强东哥自信地公布了答案,7分钟。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估计大家近几年也感受到了双十一、双十二配速其实比往年快多了。像CC这种在杭州的,最快半天就收到货了,往年最快的一件都要3天以上才收到呢。
怎么做到的呢?通过计算定金支付量、加购量去提前布局,囤货,甚至事先配送到用户城市所在配送中心,等CC半年支付成功,就开启了配速模式,第二天就收到货了呢。
最近捧很热的智能商业,则更好地解释了这个点。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学习下曾鸣老师的书《智能商业》让用户需求直接倒推至供应链,形成S2B2C模式,而非仅考虑效率,而非商家资金,使牛鞭效应商家深陷库存灾难中。
在这里,还得提一嘴近两年吹很热的微商。
微商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其实微商解决的是销售问题。
以往大家通过广告中的专家(权威效应)、明星(晕轮效应),淘宝推荐(口碑效应)去选货,微商则通过你身边的亲人、邻居、同事、同学渗透到你的朋友圈,通过熟人口碑推荐,用微商多级分销模式推动营销推广,来达成短时间大规模的销量。
接着,再简单讲下拼多多模式。
拼多多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其实是解决了积压库存问题。
很多人骂拼多多假货多,其实拼多多上的很多商家是一些品牌公司的代工厂,为了完成订单而积压了一批库存,不能用品牌买,只好自己贴牌卖。当然也不排除他们也想做自己的牌。
因此他们的核心目的是散货,散库存,薄利多销,通过拼多多的拼团模式,让自己的货变成现金,从而达到盘活库存的目的。
因此,无论是微商还是拼多多,其实解决的还是以前困扰我们商家的问题,优化的是传统供应链的弊端。
四代电商:用数据照顾你的方方面面未来电商会是神马样呢?CC作为一只电商小白很难预测,不过可以搬运一下大佬们的分享。
1、新零售
马爸爸曾经在某年的云栖大会分享,未来的商业不分线上线下,将会形成线上线下大融合,变成“新零售”。
那什么是新零售呢?
在线下摆个货架放些零售,用APP扫码购买,叫新零售吗?
在网约车乘客座位前摆一些面包、矿泉水,叫新零售吗?
与其说是新零售,其实是数据引导零售。
往常一个商家想要在线下开店,他会先去调研选址,周边人口密集度、小区层次、居住人群类型、收入层次、用户爱好等等,来保证问题开店了,不会门口小猫两三只,三年开不了张。
那么新零售能做到什么呢?
我们不是喜欢在淘宝、京东上买东西吗?那马爸爸、强东哥对于我们的年龄、职业、开什么车、住哪里、喜欢买什么,可比这些会选址的市场专家清楚更多了。
那他们通过数据一计算,我们就变成了一个个带着更多数据的数据点,形成了一张张商业地图,根据这些地图,我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简直一目了然呀~
那这么牛逼,为什么新零售公司都快死光了呢?
因为:
(1)很多说自己新零售的,其实只是普通零售。
比如说线下货柜,老实讲,它跟自动贩卖机,到底有什么商业模式上的差异呢?
(2)数据壁垒还没有打通
与其说数据壁垒还没打通,不如说马爸爸为代表的电商派的势力还没有达到撼动线下大佬的地步,毕竟电商只占了总交易20%的份额。
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论坛等哪天电商派无敌了,或者线下大佬真正拥抱数据了,或者企业间的数据壁垒打通了,要不然新零售的路还长着呢。
2、物联网
物联网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场景。
比如说你家冰箱不仅仅是个储存食物的无情的机器了,它会分析你的喜欢,根据你的食物量,提前帮你把菜都囤好了,连淘宝都不用挑了。
不过他遇到的问题,除了新零售上面的问题,还有一个人工智能目前的瓶颈,算不好,算不对,还不如自己挑。
简单来讲就是这样啦。欢迎拍砖。
==========
题主提到了创业,简单提下自己的看法:
1、不走成功的老路
做个更好的淘宝、京东、云集,这些就算了,浪费钱。
2、拥抱新营销方法
不管是微商还是视频直播卖货,都是帮用户解决了问题(微商解决商品口碑问题,说来很讽刺,直播卖货解决线上商品信息流问题,让买家秀和卖家秀差异更小)。
因此一旦有新的营销方式出来了,积极拥抱。一旦这方法不行了,马上撤退。
3、做垂直领域或者做数据公司
这个垂直领域,已经不是母婴、女性、海淘这种大垂直领域了,是更加小的小众市场。毕竟其他热门的都被搅红了。
数据公司,其实是数据获取、存储、搬运公司,帮小公司解决数据问题。不过现在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那么大了,估计不好做。
具体的方法,建议开个淘宝店、逛下淘宝论坛,亲自了解一下。
跳到水里,才知道水温是什么样的。
gfuse 优艾设计网_设计LOGO 2021-10-12 10:21
从产品角度来讲,电商在我看来最大的作用就是联通。
一、跨空间的联通。所谓跨空间的联通,就是无视空间属性,能够以平台为基础,直接跨地区购买商品,比如身在浙江的朋友通过平台购买了内蒙古的牛肉干。
二、跨时间的联通。所谓跨时间的联通,就是无视时间属性,能够以平台为基础,直接跨时间购买商品,这简直就是熬夜的朋友们的福音,可以随时在大晚上购物。
三、跨商品的联通。所谓跨商品的联通,就是具有多种类的选择,不再是以前的单一购买模式,而是一种多元购买模式,通过平台整合商品资源,多种推荐,多种选择。
M24****6540 2021-10-12 10:24
二十几年来电商的常见模式
C2C:淘宝,普通小店主向个人消费者卖货。
B2C:天猫、京东,品牌商家向个人消费者卖货。
B2B:阿里妈妈,商家向其他商家卖货。
品质电商:小米有品、网易严选,向消费者销售品质商品。
优艾设计网_设计社区团购:十荟团,由社区代理人向社区辐射范围内成员卖货。
C2M:必要商城,制造商直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生产。
跨境电商:考拉,分为进口和出口,解决跨境带来的物流、税费等问题。
社交拼购:拼多多,通过社交关系来提升购买量,从而压低商品价格,薄利多销。
虚拟店铺:云集,店主可以从平台挑货来打造虚拟店铺,消费者购买后由平台发货。
微商:基于微信的熟人社交圈带货。
新零售:通过大数据指导零售店的货物配置。
直播:基于网红KOL带货。
场景电商:抖音、快手,基于场景带货。
以上模式按照人和货的关系可分为两类:
人找货
按需索取是最传统的购物方式,该种模式下的创新主要在于满足用户多样化的搜寻商品的需求:品质电商可以减少用户筛选商品的时间;社区团购优化了网上购物的时效性;C2M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跨境电商是代购的衍生;社交拼购借助社交关系迅速铺开渠道,又以拼单的方式薄利多销,压低单价。
货找人
带货是近年来兴起的电商模式,也就是向人推荐货物。微商是熟人推荐,直播带货是KOL推荐,而新零售则是由大数据指导配货。货找人的难题在于精准推荐,如果推荐的不好,对用户而言就是一种打扰,即便是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也很难准确的把握用户的需求。
而近年来对用户需求把握较为精确的是短视频类app,很多用户表示容易上瘾,同时很多短视频构造了一个个场景,如果依托于这些场景来向用户推荐商品,渲染力会更高。用户出于对短视频中场景的喜爱,可能也想去模仿和尝试,此时给出商品连接是一种附加价值而非打扰。
人找货是基本需求,货找人是增量需求,也是待发掘的需求。货找人中风险较低、对用户打扰较少的模式是基于短视频的场景电商。
林林168666 2021-10-12 10:29
拼夕夕起来以前,大家都以为电商也就这样了——我说的。
楼主更多是在说国内电商,实际上跨境电商还是一片蓝海,廉价的商品换高额的外汇听起来激动人心。
国内电商从直接购买(站内活动)——淘宝客推荐(蘑菇街)——文字内容种草(小红书)——短视频种草(抖音)/直播带货(淘宝),大致历程是到现在的IP带货风口,各类MCN机构层出不穷,目测可以火上一段时间,像完美日记腰部红人合作发力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后续:
推广手段——5G的发展,视频带货更加普适,由文章/短视频/直播撑起的种草天团。AR体验暂时不敢想;开店不一定是站内优化引流,做好产品页优化,站外红人引流也是另一种尝试
用户习性——用户决策路径愈发缩短,购物前会更倾向找寻意见领袖的背书
品类倾向——5G+物联网=智能家居;脱贫优艾设计网_PS交流+教育=养生;
个人一些思考,请务必指点,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证明我是瞎吹的。
谁都可 2021-10-12 10:34
哎呀,过年的pmcaff真是冷冷清清啊,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关于电商的历史,这个我不太清楚,二十年前我还是小朋友,很多细节并不能做到感同身受,所以这里就不赘述。接下来回答问题:
首先,电商的本质我以为和新零售一样,四个点:多、快、好、省。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电商平台基本都是在这个范围内,侧重其中的某一两个点,比如京东,物流快;淘宝,类目多;拼多多,价格低等等,但几乎没有四个点都同时做的特别好的,因为电商业务背后得有足够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仓储、库存、以及上下游各大关系链,涉及资金流、时间流等等,这点和手机行业很类似。
其次,关于趋势,这个得从互联网这个概念谈起。就国内而言,按照大类划分,互联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涉及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比如滴滴美团淘宝,这属于基础建设;还有一种是把传统线下模式放到线上,比如小米模式,也就是常说的互联网+,这个+就是指传统模式。
因此,从以上来看,我以为会遵循以下几种趋势:
1.重新定义商品的属性。按照定义,商品是用于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在电商发展的早期多以实体为主,而发展至今,也慢慢朝着虚拟体发展,比如服务业,精神/娱乐消费等,最近「囧妈」上架抖音就是个例子。未来是万物互连,而这个万物是一切用户需求要素的互连,需求从广度上来说的确有红利这一说,但从需求满足程度上来说这种红利并不存在。
2.从主打差异化起家,到形态无限相似为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抖音和快手,我去年看和今年再看就能感觉到变化,二者在形态上慢慢出现貌合神离的情况,抖音也会慢慢下沉,快手也会有很多城市用户。
3.全链路式的打通各大链条。比如交易相关、物流相关、金融相关等,各大电商平台会最终会回归到资本间的竞争,比如时间资本、资金资本、人才资本等。
而从电商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问答形态上又会分为三种:
1.垂类市场。这个垂直,可以是用户垂直、市场垂直、消费垂直、内容垂直等。
2.第三方。俗称抱大腿,现有的电商业务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那就把这个做起来,然后平台方为他们提供佣金。比如在我们新疆,淘宝上很多东西不包邮,那就把包邮的商家筛选出来,放在一个第三方平台,然后让用户去选。
3.上下游。这个京东比较常见,为京东在各个地区建立的仓库供货。
以上,就是我的思考,如有不对,还请指正。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