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后流量时代 Facebook们杀进来做媒体?

Mic.com的联合创始人杰克霍洛维茨和克里斯阿尔切克。

去年11月底,推特首席财务官安东尼诺托(Antony Noto)意外发布了一条应该保密的推文。

“我还是觉得应该买。”他在后来删除的推文中写道,“他计划在12月15日或16日与你见面。我们应该和他谈谈。我有个计划。”

诺托的初衷可能是想给推特CEO dickkostolo发一条私人信息。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有意收购Mic.com。

Mic.com是一家媒体创业公司,他们希望为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的一代)提供一个新闻平台。据知情人士透露,推特去年年底表示将收购这家初创公司,出价近9000万美元。但是Mic.com不感兴趣,双方的谈判没有继续。

Mic.com不是推特打算收购的唯一一家媒体公司。上周五,BusinessInsider报道称,推特目前正在与新闻应用程序Circa进行谈判。

推特最终可能不会收购媒体公司,但该公司对Mic.com和切尔卡的兴趣只是一场小战斗,旨在抓住未来新闻战的机会。

从脸书到推特再到Snapchat,每个社交媒体平台都想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控制内容及其传播渠道。一位媒体行业高管告诉BusinessInsider,就连Pinterest也在纽约成立了一个媒体团队,与各大出版机构洽谈合作事宜。

为什么媒体的未来要依赖庞大的社交平台

传统上,媒体公司一直是独立运营的,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有一个完整的内容供应链:从课题研究到稿件撰写,再到出版。数字时代,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可以吸引忠实用户(直接流量)。他们网站上的广告大部分都是自己投放的,收入完全是自己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新闻出版商越来越依赖脸书等社交平台,数十亿用户聚集在那里寻找新闻和视频。社交平台对媒体业务也越来越感兴趣。

媒体和社交平台的融合来自以下三个原因:

1.粘度。原始原生内容允许用户在脸书和Snapchat等应用程序中停留更长时间。

2.走吧。有趣的是,通过移动设备消费的内容越来越多,桌面的重要性也逐渐降低。移动平台提供的移动体验优于很多新闻发布机构。

3.资金。广告公司每年在美国投放约800亿美元的电视广告,这些广告资金正在向数字内容转移。每个社交平台都想分一杯羹。这意味着他们需要通过视频内容来销售广告。这些视频要么由用户或媒体公司提供,要么由社交平台独立制作。

尽管新闻出版商可能担心社交平台会抢占他们所依赖的广告预算,但直接在这些平台上发布内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DanRoth几年前在LinkedIn部署了这种模式,鼓励有影响力的人将这个专业的社交网站作为内容的第一渠道。虽然LinkedIn减少了一些出版商的推荐流量,但它仍然是一个补充渠道,而不是许多组织的竞争对手。

Facebook的计划:要文章,不要媒体公司

脸书希望媒体公司将这个平台作为文章的初始平台,然后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

据报道,该公司已经会见了包括Buzzfeed、《纽约时报》和《美国国家地理》在内的数十家新闻出版商。有可能优艾设计网_设计LOGO将广告放在他们的内容旁边,并与他们分享广告收入。根据《华尔街日报》,为了吸引出版商加入,脸书可能会将某些广告的所有收入分配给特定的出版商。

相关合作可能在几周内正式达成。

知情人士表示,脸书专注于媒体行业的决定完全受到了移动趋势的影响。

目前,脸书用户点击一个链接,平均需要8秒钟才能加载完外部文章或视频。由于许多新闻网站没有针对移动设备进行优化,如果用户在手机上浏览脸书,加载时间会更长。如果脸书独立托管这些文章,可以加快加载速度,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从而保证用户未来可以继续与内容互动。

“在移动设备上看新闻的体验差,移动网络简直就是浪费。”一位了解脸书想法的消息人士告诉《商业内幕》。

脸书似乎无意收购媒体公司。然而,让脸书主持原创内容的想法仍然让一些出版商感到担忧。

脸书部署本土内容计划后,NewsFeed的内容排名算法可能会偏向与之合作的出版商。从推荐流量的角度来看,任何不想参与脸书本土内容计划的发布者都可能会受到惩罚。

一位脸书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与媒体公司的合作仍处于开发和测试阶段。

Snapchat的计划:从特定合作伙伴获取内容

副首席执行官谢恩史密斯(左)和Snapchat首席执行官埃文斯皮格尔。

今年1月,Snapchat在其应用程序中开辟了一个“发现”部分,专门针对该部。

分媒体公司预留。该公司选择了11个初始合作伙伴,将他们的logo贴到了自己的应用中。该公司随后要求这些媒体公司每天制作5篇符合Snapchat风格的文章——简短且采用垂直布局。

如果出版商自主投放广告,Snapchat将允许其保留全部收入。如果是由Snapchat投放的,出版商则可以抽取40%的分成。

Snapchat还专门组建了一支内部团队,为该应用制作原创视频和短新闻。CNN政治记者彼得·哈比(PeterHamby)也刚刚跳槽到该公司担任新闻主管。

一些合作出版商对“发现”功能赞赏有加。英国《每日邮报》美国CEO乔·斯滕伯格(JonSteinberg)在Medium上撰文称,Snapchat的渠道每天可以带来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浏览量。这便会给他的广告销售团队带来巨大的机会。

斯滕伯格表示,通过Snapchat出售广告是他的团队的第二要务,首要任务还是出售《每日邮报》自家网站上的广告位。

但其他出版商却抱怨“发现”功能的浏览量在过去几个月严重下滑。科技网站The Information的汤姆·多坦(TomDotan)表示,自从今年1月以来,出版商通过Snapchat获得的浏览量已经下滑了50%。BusinessInsider最近对一批重度Snapchat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使用或不喜欢这项功能。

Snapchat出售的广告似乎也很少:该公司的多名销售高管最近几个月都相继离职,其中还包括COO艾米丽·怀特(Emily White)。

没有受邀参加“发现”项目的出版商也有自己的顾虑。Snapchat的这项功能在内容上的选择性过强,限定用户只能阅读11家媒体。倘若读者是其他出版商的忠实读者,就必须通过其他渠道寻找这些内容。

不过,Snapchat还是认为有机会增强媒体公司的品牌声誉和用户忠诚度。例如,Twitter的所有链接都采用了相同的样式,你无法确定自己点击的是不是可以信赖的新闻来源。

该公司CEO伊万·斯皮格尔(EvanSpiegel)今年2月说:“我们希望开发一款回归编辑视角的产品,因为我们认为,让一些比我们聪明的人来决定哪些内容更加重要是很有价值的。毕竟,他们都是全职从事这项工作,而且这些工作的难度也很大。”

Snapchat发言人警告称,该公司的媒体项目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就对“发现”功能是否会包含更多出版商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Twitter为何想收购媒体公司

Twitter首席财务官Anthony Noto

与媒体公司合作或深度整合是一回事,但要自己制作和分销新闻却是另一回事。

如果Twitter要收购Mic.com这样的媒体公司,就有可能直接与其最重要的一批用户——记者和媒体机构——展开竞争,而不再单纯充当渠道合作伙伴。与Facebook不同,Twitter目前并不使用算法来决定用户可以看到哪些内容。倘若Twitter想要推广自己的内容,这种现状是否会改变?

了解Twitter的消息人士表示,该公司不希望与其他媒体公司展开厮杀。相反,拥有一家媒体公司可以帮助该公司尽快测试针对出版商推出的各种工具和产品,然后再扩大推广范围。Twitter现在可以通过与出版商的合作进行测试,但自己拥有内容制作业务后的速度肯定会加快。

无论收购对象是谁,其性质都很像康卡斯特2011年对NBC环球的收购。康卡斯特并未在其有线电视服务中屏蔽与之竞争的新闻机构。相反,此次收购让康卡斯特得以更好地了解媒体公司及其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了解该公司想法的人说:“Twitter希望成为头号新闻平台,但他们真正关心的还是对抗Facebook。”

“如果Twitter拥有一家媒体公司,便可随时展开试点。倘若效果不错,便可让其他出版商使用相同的工具。他们不会疏远其他出版商,因为外部媒体公司将与它自己的媒体公司享受同样的待遇。只要能在与Facebook的竞争中占据上风,他们都会努力尝试。”

Twitter发言人强调称,该公司“一直都是新闻的补充方式”,今后也希望继续扮演这一角色。

媒体进入“后流量时代”

Buzzfeed创始人JonahPeretti

虽然社交平台可能喜欢媒体公司,但出版商似乎不太确定应该如何应对这些突如其来、规模庞大的合作伙伴。

“对出版商来说,Facebook有点像在公园里向你飞奔而来的大狗。”已故《纽约时报》记者大卫·卡尔(DavidCarr)去年10月写道,“你很难判断它究竟是想跟你玩耍,还是向你发动攻击。”

Facebook、Snapchat和Twitter每天都拥有数以亿计的访问量,可以为出版商带来可观的推荐流量。但与这些平台合作,意味着出让控制权,无法自主决定内容展示对象和推广方式。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因此把大笔收入与第三方共享。另外,谁能获得用户数据,谁可以展开数据分析,同样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媒体公司目前都可以根据读者的规模出售广告。但如果他们的读者转移到其他平台,整个的商业模式都会被彻底颠覆。

《每日邮报》美国CEO斯滕伯格认为,数字媒体公司应当为“后流量时代”做好准备。

“直接流量可以衡量读者有多么喜欢你的内容。”他说,“出版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某个网络或平台上确保传输渠道。这跟在康卡斯特的系统中设立一个有线电视频道没有本质区别。之后,你就可以在这些平台上盈利了。”

斯滕伯格曾经担任总裁的Buzzfeed已经开始关注这一方向。Buzzfeed CEO乔纳·佩雷蒂(JonahPeretti)表示,Buzzfeed每月的视频浏览量多达数十亿次,但只有5%来自Buzzfeed.com,多数观看量都来自YouTube和Facebook。

“我们的目标是不限定内容传输的渠道。”佩雷蒂今年3月对Re/code说,“在理想的情况下,只要消费者认同,我们就会兼容所有渠道。”

他并不担心与平台分享收入。他认为,需要内容的公司比懂得如何制作高品质内容的公司多得多。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