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罗汉是谁画的啊??
qkoufu6285 2021-07-18 02:41 十八罗汉 : 佛经中讲,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遵佛的嘱托,不入涅盘,常住人间,普度众生。最早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中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骺罗如是等十六诸大声闻----守护佛法,”但未列出其余十四人的名字。最早十六罗汉的名字,是从何处来的呢?是唐、玄奘法师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中最早记载的。 “阿罗汉”有三义: 其一曰“杀贼”,杀灭烦恼之贼; 其二曰“应供”,谓应受人天供养; 其三曰“无生”,谓不在受生死轮回的束缚,已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十六罗汉的名称: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罗汉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原本没有定型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 后来如王维、贯休、李公鳞、张僧鹞、仇英等著名画家都画过十六罗汉图。 十八罗汉是怎麽来的呢?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唐朝以后,十六罗汉又被加了两个尊者,成“十八罗汉”。 最早知道“十八罗汉”的是北宋的苏东坡,他自民间得到蜀、简州、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图”,但十八罗汉的名字苏东坡却未列出。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徒钵叹尊者(《弥勒下生经》中记载)。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西藏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 有些寺庙除十六罗汉外,另加上玄奘和弥勒,或错将第一尊者宾头罗跋罗惰奢分为二人再加庆友,有的将《因果见识颂》作者摩那罗多和《法住记》作者难提密多罗认为是降龙和伏虎,都不对。 五百罗汉:他们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其二指参加印度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其三指言五百罗汉为五百大雁所化(见《贤愚经》),其四说五百罗汉的前身是五百蝙蝠(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其实,在任何佛经中都优艾设计网_在线设计没有记载五百罗汉的名号,“五百”,只是言其多而已。 至于五百罗汉怎麽到中国以及他们的名字----略!不过,由于五百罗汉人数众多,面孔一时难以分清,以至有些人借机混了进来,硬充罗汉。如成都宝光寺的罗汉堂内,康熙和乾隆分别被塑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因此地位也比他们低,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佛教是借众罗汉(无论是十八还是五百)来说明众生皆有缘证果的道理,因此在众罗汉的雕塑造像中集成了各家人物造像的大成之作。
bingdie13 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2021-07-18 02:43 251、梵 音 天 尊者 252、因地果 尊者 253、觉性解 尊者 254、精进山 尊者 255、无量光 尊者 256、不动意 尊者 257、修 善 业 尊者 258、阿 逸 多 尊者 259、孙 陀 罗 尊者 260、圣峰慧 尊者 261、曼 殊 行 尊者 262、阿利多 尊者 263、法 轮 山 尊者 264、众和合 尊者 265、法无住 尊者 266、天鼓声 尊者 267、如意轮 尊者 268、首火焰 尊者 269、无比较 尊者 270、多 伽 楼 尊者 271、利 婆 多 尊者 272、普贤行 尊者 273、持三昧 尊者 274、威 德声 尊者 275、利德声 尊者 276、名无尽 尊者 277、阿 冉阝悉 尊 者 278、普 胜 山 尊者 279、辨才王 尊者 280、行化国 尊者 281、声龙种 尊者 282、誓 南山 尊者 283、富 伽 耶 尊者 284、行传法 尊者 285、香金手 尊者 286、摩 挐 罗 尊者 287、 藏 律 行 尊者 288、慧 依王 尊者 289、降 魔 军 尊者 290、首 焰 光 尊者 291、持大医 尊者 292、 藏 律 行 尊者 293、德 自 在 尊者 294、服龙王 尊者 295、阇 夜多 尊者 296、秦 摩 利 尊者 297、义法胜 尊者 298、施 婆 罗 尊者 299、护妙法 尊者 300、王住道 尊者 301、无 垢 行 尊者 302、阿 婆 罗 尊者 303、声 皈 依 尊者 304、禅 定 果 尊者 305、不退法 尊者 306、僧 伽 耶 尊者 307、达 摩 真 尊者 308、持善法 尊者 309、受胜果 尊者 310、心胜修 尊者 311、会法 藏 尊者 312、常欢喜 尊者 313、威仪多 尊者 314、头陀僧 尊者 315、议洗肠 尊者 316、德净悟 尊者 317、无垢 藏 尊者 318、降伏魔 尊者 319、阿僧伽 尊者 320、金富乐 尊者 321、顿悟 尊者 322、周陀婆 尊者 323、住世间 尊者 324、灯导首 尊者 325、甘露法 尊者 326、自在王 尊者 327、须达冉阝 尊者 328、超法雨 尊者 329、德妙法 尊者 330、士应真 尊者 331、坚固心 尊者 332、声响应 尊者 333、应赴供 尊者 334、尘劫空 尊者 335、光明灯 尊者 336、执宝炬 尊者 337、功德相 尊者 338、忍生心 尊者 339、阿氏多 尊者 340、白香象 尊者 341、识自生 尊者 342、赞叹愿 尊者 343、定佛罗 尊者 344、声引众 尊者 345、离净语 尊者 346、鸠舍 尊 尊者 347、郁多罗 尊者 348、福业除 尊者 349、罗余习 尊者 350、大药 尊 尊者 351、胜解空 尊者 352、修无德 尊者 353、喜无著 尊者 354、月盖 尊 尊者 355、栴檀罗 尊者 356、心定论 尊者 357、庵罗满 尊者 358、顶生 尊 尊者 359、萨和坛 尊者 360、直福德 尊者 361、须冉阝刹 尊者 362、意见 尊 尊者 363、韦蓝王 尊者 364、提婆长 尊者 365、成大利 尊者 366、法首 尊者 367、苏频陀 尊者 368、众德首 尊者 369、金刚 藏 尊者 370、瞿伽梨 尊者 371、日照明 尊者 372、无垢 藏 尊者 373、除疑网 尊者 374、无量明 尊者 375、除众忧 尊者 376、无垢德 尊者 377、光明纲 尊者 378、善修行 尊者 379、坐清凉 尊者 380、无忧眼 尊者 381、去盖障 尊者 382、自明 尊 尊者 383、和伦调 尊者 384、净除垢 尊者 385、去诸业 尊者 386、慈仁 尊 尊者 387、无尽慈 尊者 388、飒陀怒 尊者 389、那罗达 尊者 390、行愿持 尊者 391、天眼 尊 尊者 392、无尽智 尊者 393、遍具足 尊者 394、宝盖 尊 尊者 395、神通化 尊者 396、思善识 尊者 397、喜信静 尊者 398、摩诃南 尊者 399、无量光 尊者 400、金光慧 尊者 401、伏龙施 尊者 402、幻光空 尊者 403、金刚明 尊者 404、莲花净 尊者 405、拘冉阝意 尊者 406、贤首 尊 尊者 407、利亘罗 尊者 408、调定 藏 尊者 409、无垢称 尊者 410、天音声 尊者 411、大威光 尊者 412、自在主 尊者 413、明世界 尊者 414、最上 尊 尊者 415、金刚 尊 尊者 416、蠲慢意 尊者 417、量无比 尊者 418、超绝伦 尊者 419、月菩提 尊者 420、持世界 尊者 421、定花至 尊者 422、无边身 尊者 423、最胜幢 尊者 424、弃恶法 尊者 425、无碍行 尊者 426、普庄严 尊者 427、无尽慈 尊者 428、常悲愍 尊者 429、大尘障 尊者 430、光焰明 尊者 431、智眼明 尊者 432、坚固行 尊者 433、澍云雨 尊者 434、不动罗 尊者 435、普光明 尊者 436、心观净 尊者 437、那罗德 尊者 438、师子 尊 尊者 439、法上 尊 尊者 440、精进辨 尊者 441、乐说果 尊者 442、观无边 尊者 443、师子翻 尊者 444、破邪见 尊者 445、无忧德 尊者 446、行无边 尊者 447、慧金刚 尊者 448、义成就 尊者 449、善住义 尊者 450、信澄 尊者 451、行敬端 尊者 452、德普洽 尊者 453、师子作 尊者 454、行忍慈 尊者 455、无相空 尊者 456、勇精进 尊者 457、胜清净 尊者 458、有性空 尊者 459、净那罗 尊者 460、法自在 尊者 461、师子颊 尊者 462、大贤光 尊者 463、光普现 尊者 464、音调敏 尊者 465、师子臆 尊者 466、坏魔军 尊者 467、分别身 尊者 468、净解脱 尊者 469、质直行 尊者 470、智仁慈 尊者 471、具足仪 尊者 472、如意杂 尊 尊者 473、大炽妙 尊者 474、劫宾那 尊者 475、普焰光 尊者 476、高逸行 尊者 478、得佛智 尊者 479、寂静行 尊者 480、悟真常 尊者 481、破冤贼 尊者 482、灭恶趣 尊者 483、性海通 尊者 484、法通 尊者 485、悯不息 尊者 486、众心 尊者 487、导大众 尊者 488、常隐行 尊者 489、菩萨慈 尊者 490、拔众苦 尊者 491、寻声应 尊者 492、数劫定 尊者 493、注法水 尊者 494、得定通 尊者 495、慧广增 尊者 496、六根尽 尊者 497、拔度罗 尊者 498、思萨埵 尊者 499、注茶迦罗 尊者 500、愿事众 尊者
wangnan2015 2021-07-18 02:43 但凡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即使是后访的也如此。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优艾设计网_设计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是如果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龙尽量 2021-07-18 02:46 优艾设计网_设计LOGO
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佛经中有的说他们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有的说他们是参加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和尚)。还有一说是他们原为五百只大雁,一次雁王误入网中,猎人待要取杀,一雁在雁王前撕心裂肺地哀鸣,五百大雁也在当空中盘桓,感动猎人,便放了雁王。雁王即释迦牟尼。再一说是他们为佛祖感召的五百强盗,放下屠刀而成罗汉。前两种较为可信,后两种则是劝善之说。
_WeCh****70336 2021-07-18 02:48 五百罗汉的来历 其一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其二指参加印度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其三指言五百罗汉为五百大雁所化(见《贤愚经》),其四说五百罗汉的前身是五百蝙蝠(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其实,在任何佛经中都没有记载五百罗汉的名号,“五百”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只是言其多而已。 至于五百罗汉怎么到中国以及他们的名字----略!不过,由于五百罗汉人数众多,面孔一时难以分清,以至有些人借机混了进来,硬充罗汉。如成都宝光寺的罗汉堂内,康熙和乾隆分别被塑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因此地位也比他们低,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 罗汉的修行非常好,所以是“金身”,但从普度众生的角度来考察,就很难说了。 因此,菩萨的地位要比他们高的多。菩萨为了入世救世,有时甚至牺牲自我,不计个人得失,是这些“小乘”罗汉不能比的。在很多的佛经中,释迦牟尼佛经常呵骂阿罗汉,说他们是“焦芽败种”,自私自利,是应该向菩萨好好学习的。
qkoufu5145 2021-07-18 02:52 【佛经的著名阿罗汉:四大声闻、十大弟子、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资料详细 供您参考 十大弟子 舍利弗(Sariputra)智慧第一 十大弟子 目犍连(Mahamaudgalyagana)神通第一 十大弟子 阿那律(Aniruddha)天眼第一 十大弟子 阿难陀(Ananda)多闻第一 十大弟子 迦旃延(Katyayana)议论第一 十大弟子 富楼那(Purna)说法第一 十大弟子 须菩提(Subhuti)解空第一 十大弟子 优婆离(Upali)持律第一 四大声闻 十六罗汉 1 宾度罗跋惰(宾头卢,Pindolabharadvaja) 十六罗汉 2 迦诺迦伐蹉(Kanakavatsa) 十六罗汉 3 迦诺迦跋厘惰闍(Kanakabharadvaja) 十六罗汉 4 苏频陀(Suvinda) 十六罗汉 5 诺距罗(Nakula) 十六罗汉 6 跋陀罗(Bhadra) 十六罗汉 7 迦哩迦(Karika) 十六罗汉 8 伐闍罗弗多罗(Vajraputra) 十六罗汉 9 戍博迦(Svaka) 十六罗汉10 半托迦(Panthaka) 四大声闻 十六罗汉11 十大弟子 罗睺罗(Rohula)密行第一 十六罗汉12 那迦犀那(Nagasena) 十六罗汉13 因揭陀(Ingata) 十六罗汉14 伐那婆斯(Vanavasin) 十六罗汉15 阿氏多(Ajiata) 十六罗汉16 注荼半托迦(Oudapanthaka) 四大声闻 十六罗汉17 十大弟子 摩诃迦叶(Kasyapa)头陀第一 四大声闻 十六罗汉18 君屠钵叹(kundopadhaniya) 1、四大声闻 谓佛弟子中四位优秀的声闻。有多种说法: 第一说、指大迦叶、君屠钵汉、宾头卢、罗云四罗汉。此四人不入涅槃,止住于世以护持教法。《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云:“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年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君屠钵汉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佛弟子。” 第二说:指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宾头卢。《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云:“是时四大声闻集在一处而作是说,我等共观此罗阅城中,谁有不供奉佛法众作功德者,由来无信者当劝令信如来法僧,尊者目大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那律、尊者宾头卢。” 第三说:指舍利弗(又译“身子”)、目连、迦叶、须菩提。此四人乃《维摩经》卷上“弟子品”所列十大弟子中,定、慧、行、解之最胜者,称为四大声闻。《维摩经义疏》卷三云:“身子智慧、目连神通、迦叶苦行、善吉空解,故以定慧行解为四大声闻。” 第四说:指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四者在《法华经》迹门的三周说法中,是譬说周(即譬喻品)中开悟的中根机类;在“授记品”,是受成佛记别的四大声闻。《法华义疏》卷七列出此四大声闻与《维摩经》所说四大声闻的异同点:“彼经明身子之慧、目连之定、善吉空解、迦叶有行,以此四人为大声闻。此经明身子利根独拔众人之外,非四大声闻所摄,乃以善吉解空、旃延达有、迦叶头陀、目连禅定也。” 第五说:指舍利弗、大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宝星陀罗尼经》卷三云:“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令此街道百由旬量,广博严净而为示现,时舍利弗北面而坐,大目犍连西面而坐,富楼那南面而坐,须菩提东面而坐。四人住处共半由旬,应时于彼四大声闻坐处地中现大莲华。” 2、十大弟子 释迦十位主要弟子。具称释迦十大弟子,又名释迦十圣,或十弟子。关于此十大弟子,《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灌顶经》卷八、《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均有记载。包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陀,多闻第一。《天台净名疏》曰:“今十子各执一法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随其乐欲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自有偏长,故称第一。”中国于南北朝时代即流行对此十大弟子的崇拜。甘肃省敦煌千佛洞第一三八窟(被认为是宋初之作)、一六八窟中,有十大弟子之彩画,画旁并附有铭文,明示各弟子之威德,可惜多已剥落缺损。 3、十六罗汉 指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十六位大阿罗汉。据经典所载,十六罗汉受佛付嘱,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兹依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所载,略述十六罗汉之名称及弘化地方如次: 1、宾度罗跋罗堕阇: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于西瞿陀尼洲。 2、迦诺迦伐蹉:与自眷属五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北方迦湿弥罗国。 3、迦诺迦跋厘堕阇:与自眷属六百阿罗汉,多分住于东胜身洲。 4、苏频陀:与自眷属七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北俱卢洲。 5、诺距罗:与自眷属八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南赡部洲。 6、跋陀罗: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于耽没罗洲。 7、迦理迦: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布于僧伽荼洲。 8、伐阇罗弗多罗: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 9、戍博迦:与自眷属九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香醉山中。 10、半托迦:与自眷属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于三十三天。 11、啰怙罗: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毕利扬瞿洲。 12、那伽犀那:与自眷属一千二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半度波山。 13、因揭陀:与自眷属一千三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广胁山中。 14、伐那婆斯:与自眷属一千四百阿罗汉,多分住于可住山中。 15、阿氏多:与自眷属一千五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鹫峰山中。 16、注荼半托迦:与自眷属一千六百阿罗汉,多分住于持轴山中。 自《法住记》译出之后,十六罗汉受到我国佛教徒的普遍信仰,石窟中也陆续出现这种题材。敦煌千佛洞第十六窟晚唐壁画中就有十六罗汉像。历代画家对十六罗汉图也多有绘制,如王维曾绘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图。五代时期的禅月大师贯休十六罗汉图,可由敦煌千佛洞第七十九窟窥其遗影。此外,大足石窟大佛湾第三十六窟、杭州烟霞洞等石窟也有十六罗汉像。宋代以后,十六罗汉的题材虽然在石窟中已经减少,但绘画界则仍颇风行,一直延续到明代。著名画家有李公麟、梁楷、赵孟俯与仇英等人。 4、十八罗汉 指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系自十六罗汉演变而来。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 元代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且在佛教界,罗汉像的绘画与雕塑,也多以十八罗汉为主。自此,十六罗汉乃逐渐沉寂,十八罗汉代之而起。日本镰仓光明寺也有十八罗汉像,据考证系南宋至元代期间之作。 关于十八罗汉的名称,前十六尊者,皆如《法住记》所载,并无异说。此十六罗汉之名称,即如下列:(1)宾度罗跋罗堕阇,(2)迦诺迦伐蹉,(3)迦诺迦跋厘堕阇,(4)苏频陀,(5)诺矩罗,(6)跋陀罗,(7)迦理迦,(8)伐阇罗弗多罗,(9)戍博迦,(10)半托迦,(11)罗怙罗,(12)那伽犀那,(13)因揭陀,(14)伐那婆斯,(15)阿氏多,(16)注荼半托迦。 至于后二位罗汉,则众说纷纭,并不一致。兹列出几种主张如下: 1、以庆友为第十七尊,宾头卢为第十八尊。其中,庆友即难提蜜多罗,亦即《法住记》的作者;宾头卢即位列十六罗汉之首的宾度罗跋罗堕阇。 2、另有加上大迦叶与军屠钵叹二位尊者。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所述,唐代妙乐(湛然)首创此说,宋代净觉(仁岳)亦采此种说法。此系合并《法住记》所载十六尊者,与《弥勒下生经》的四大声闻,省略其中重复的二位尊者所成。 3、西藏地区所传,则加上达摩多罗与布袋和尚。其中,达摩多罗被认为是编纂《优陀那品》的法救,但无明确的证据。其像为背负梵箧,类似唐代入竺僧玄奘。布袋和尚,其起源与中国唐末的契此和尚颇有关连。另从其周围围绕若干幼童看来,也可能与多产神诃梨帝母的配偶半支迦有关。西藏朗达玛王(唐武宗会昌元年,西元841)破坏佛教时,西藏六位大师来到西康,见到当地各寺普遍绘塑十六尊者像,特别是卢梅、种穹大师摹绘了圣像,迎到藏中耶尔巴地方,这就是著名的耶尔巴尊者像。后来陆续传入汉地各样传说而增加了二像。据说达磨多罗(法增)居士是甘肃贺兰山人(今阿拉善旗),因奉事十六尊者而得到感应,每日都见有无量光佛出现于云中(见第五世达赖著《供养十六罗汉仪轨》)。他的画像常是背负经箧,身傍伏有卧虎。但是至今在供养仪轨中还只是十六尊者。若从烟霞洞宋人补刻《一僧一布袋和尚》来考察,布袋和尚就是五代时明州奉化县释契此,后人相传为弥勒菩萨化身,则另一僧像也应是汉地神僧。据《天台山全志》卷十载,宋·淳化中(990-994)天台山广严寺道荣习禅定,灵异颇多,人以罗汉目之。既入灭,人有见于寿昌(寺)五百应真位者。烟霞洞的僧像或者就是此人。 4、此外,又有加上降龙、伏虎二尊者,或加摩耶夫人、弥勒二者等不同说法。《秘殿珠林续编》第四册有清·庄豫德摹贯休补卢楞伽十八应真册,后有清高宗题颂,颂中说:第十七降龙罗汉是嘎沙鸦巴尊者(即迦叶尊者),第十八伏虎罗汉是纳答密答喇尊者(即弥勒尊者),由章嘉呼图克图考定。但降龙伏虎是后世传说。苏轼《应梦罗汉记》说,元丰四年歧亭庙中有一阿罗汉像,左龙右虎。可见北宋时降龙伏虎像不一定是分成两个罗汉的。 综合以上各说先后发展来看,十八罗汉传说的兴起,并没有什么经典的根据,只是由于画家们在十六罗汉之外加绘了两人而成为习惯,于是引起后人的种种推测和考定。最初的传说十八罗汉中第十七既是《法住记》作者庆友尊者,第十八便应是《法住记》译者玄奘法师。但是后人以未能推定为玄奘而推定为宾头卢,以至重复,结果造成众说不一,难以考定。由此,十八罗汉的传说因而普遍,自元朝以后各寺院的大殿中多雕塑十八罗汉像,十六罗汉的传说则不甚通行了。 5、五百罗汉 指证得无优艾设计网_电脑技术学果的五百声闻。经论中常见的五百阿罗汉、五百比丘、五百上首即是。如《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佛说兴起行经》、《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涅槃经》等举示有关五百罗汉的本生、因缘、授记等。《法句譬喻经》卷二说五百罗汉教授槃特比丘之事。《舍利弗问经》谓有住世护法五百罗汉。《大智度论》卷二以佛弟子数为五百,并出五百罗汉的名目。住世护法的罗汉,其数不仅有十六或五百之说,《入大乘论》记九十九亿大阿罗汉在佛前誓言永住世护法,《法住记》记十六罗汉各有数千眷属云云。 五百之数,是根据五百贤圣的故事。如佛灭度后,大迦叶与五百阿罗汉在王舍城结集遗法。又,相传阿育王时,集五百罗汉僧与五百凡夫僧令合诵遗法,凡夫僧摩诃提婆(大天)驱五百罗汉僧沈于恒河,其时五百罗汉以神通飞虚空,移往北方迦湿弥罗国。参加迦腻色迦王第四次结集或造《大毗婆沙论》的,据说就是此五百罗汉。《西域记》卷二说五百贤圣的前身是南海滨一枯树下的五百只蝙蝠。 五百罗汉图像的绘塑在中国究竟始于何时,虽无得确知,不过当与十六罗汉图像同时。依《佛祖统纪》所载,可知北宋初年已有彼等图像。宋太祖雍熙元年(984)勒造罗汉像五百十六身,奉于天台寿昌寺。又,宋·秦观曾作《五百罗汉图记》、苏东坡作《广州资福寺罗汉阁碑记》。此中,秦观的图记叹称吴僧法能所画的五百罗汉一轴,说“笔画虽不甚精绝,而情韵风趣各有所得,其绵密委曲可谓至矣。”法能是画五百罗汉的能手,其艺事可与五代画十六罗汉的贯休竞美。另外,天台山石桥的五百罗汉也驰名于世。《嘉兴续藏经》第四十三函录《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一卷,卷首附有崇祯癸未年高承埏的序,序文谓此即是南宋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碑。碑中的住世十八尊者、石桥五百尊者的名号皆备,然其杜撰之迹历历可征,当系后人所定。或许原非宋代旧物,而是明人假托亦未可知。今世称五百罗汉大抵蹈袭乾明院罗汉的名号。 此外,对五百罗汉的尊崇,似乎在五代时已颇为兴盛,如显德元年(954)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将雪峰塔下的十六大士像迁于净慈寺,创建五百罗汉堂。而各地名山也有罗汉洞或竹林圣僧寺的传说,如河南嵩山有五百罗汉洞。现存的五百罗汉堂有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甘肃莲华寺石窟、苏州西园寺(戒幢建寺)、昆明筇竹寺、西山华亭寺、武汉归元寺等处。 其中,莲华寺石窟的五百罗汉为石刻像,雕造于宋·绍圣二年(1095)。北京碧云寺的五百罗汉,其规模在华北地区最为可观。成都宝光寺、昆明筇竹寺及西山华亭寺的五百罗汉均为彩塑。宝光寺的罗汉像高约一点五公尺,形像雄伟,保存良好,是清·咸丰元年(1851),依照常州天宁寺石板线刻的原貌而塑的。筇竹寺五百罗汉乃四川合州黎广修携其弟子五人入滇,从清·光绪十六年(1890)起,历时七载所完成的作品。 在日本,五百罗汉信仰盛行于江户时代以降。随着此信仰之流行,五百罗汉像的制作流行日本全国各地。而且,罗汉像的表情也渐倾向庶民化,可见罗汉信仰普及于一般民间。如东京都目黑大圆寺的释迦三尊、十六罗汉、五百罗汉像(明和九年,1772),川越喜多院的五百罗汉像(天明二年,1782),小田原市的玉宝寺(建于享保十五年,1730),大分县耶马溪的罗汉寺等,皆是江户时代有关罗汉信仰的著名作品。此外,川越寄居町小林寺内,有五百罗汉像,据寺中“五百罗汉由来碑文”所载,此等罗汉像完成于天明三年(1783)。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