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是谁写的呢??
u_109370615 2021-06-21 19:10 祥林嫂 鲁迅小说《祝福》 中人物。《祝福》是鲁迅先生写的反映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短篇小说。(本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祝福”旧时江南一带每年年终的习俗。)这篇名作,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从而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主人公祥林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嫂的性格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中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屡遭不幸,走投无路,最后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如此”的地主阶级欢天喜地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这与封建地主阶级杀鸡宰鹅,大放鞭炮,乞求天神赐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故事的悲剧性更加深刻。
M25****7475 2021-06-21 19:16 著名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祥林嫂是被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绞死的。在鲁镇的一片欢庆的祝福的鞭炮声中,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饥寒交迫,心劳力瘁,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惨死在鲁镇野外的雪地里。北风,吹乱了她全白的头发,雪花,掩埋了她瘦骨伶仃的尸体。祥林嫂劳动了半辈子。她为她的两个丈夫,为她的阿毛,也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任劳任怨,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她在鲁家做了多年雇工,整天地做,“彻夜的煮福礼”,“抵得过一个男子”,但她的死讯传到鲁四老爷的耳朵里时,鲁四老爷却骂她是一个“谬种”,原因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更加可悲的是,那些与祥林嫂处于相同命运的短工们,表情也极为冷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淡然的回答,更增添了祥林嫂的死的悲剧色彩。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祥林嫂的死,到底要归因于什么?简单归结于“冻死”“饿死”这样的说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即使这的确是实际上最有可能的原因)。这样的说法太过片面,并没有涉及到作者所真正想通过此作品传达的思想深度。首先,祥林嫂不是被柳妈逼死的。柳妈只不过是她死亡的一个催化剂而已,柳妈只是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她不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柳淮剧《祥林嫂》中的鲁四老爷形象妈让祥林嫂去捐门槛之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却没有变,这使得祥林嫂的心再一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其次,祥林嫂也不是被鲁四老爷逼死的。就算没有鲁四老爷,也会有张四老爷或者是王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四老爷逼死祥林嫂的。鲁四老爷只是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以为祥林嫂是个不幸之人。但是,鲁四老爷的凶残以及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结论得出,旧时代的封建思想才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重大原因。正是因为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家才会认为祥林嫂有“克夫”之相,才会把被拐卖的罪过强行推给祥林嫂,才会认为祥林嫂的改嫁是个罪过。高中的课文中说道,祥林嫂是因为穷死的。这样的说法更不为准确。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应该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封建思想的影响,第二就是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冷酷与无情。这正好也和作者想要“唤醒铁屋中沉睡的人们”的意图相切合。
童安格毒打梅艳芳 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 2021-06-21 19:17
祥林嫂没有被杀害,但是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去世了。所以她才会失去心智,内心混乱。
鲁迅先生的《祝福》: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并且拿走了她在鲁四老爷家打工的所有工钱,然后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于是,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但是,人们非但没有可怜她,还都骂她。
《祝福 》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高压化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青汐雨霖霖 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 2021-06-21 19:18 百度知道写下祥林嫂的人生轨迹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查看全部5个回答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一定要详细...(最好有细节...) 谢谢!我来答xuhang818LV.8 2017-09-02祥林嫂的一生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丈夫祥林的死,这让他背负起了克夫的罪名;第二次是被卖给贺老六及丈夫贺老六的死和孩子阿毛被狼吃掉,这一次,给她戴上了不守节烈,败坏风俗的枷锁;第三次是捐门槛后仍然得不到鲁四老爷和太太的宽恕和谅解,当她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又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一次给了她致命的打击。祥林嫂是个勤劳淳朴、身体强健、意志坚韧的劳动妇女,她并非不想为自己的丈夫守节,但她自己是没有独立选择的权利的。婆家卖掉她,使她守节不成;而封建道德又因为她未为前夫守节对她实行了惩罚。她正是在这重重的束缚下,经济上受尽剥削,政治上备受压迫,精神上惨遭摧残,直至最后沦为乞丐,冻饿痛苦而死的。作品正是通过她一生的这几次重大遭遇来展示她的悲剧性格。
205****815 2021-06-21 19:31 祥林嫂在“繁响”的祝福声中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间,祥林嫂为什么会死?是谁把她推上绝路?文中的短工曾“澹然”地回答:“还不是穷死?”果真是穷死吗?其实,贫穷只是其表面因素。祥林嫂的一生是多劫的,她受到过无数次硬刀子的伤戮,先是嫁给小她十岁的祥林,尔后丧失;逃出樊笼后又被恶狠狠的婆婆捆绑着抢回去,象商品一样被随意卖掉;“交了好运”后又再度丧夫。优艾设计网_PS论坛不仅如此,在按常规无狼出没的春天却又被狼吞噬了她的阿毛。但即便遇到了如此多的不幸,也只给她造成一些硬伤,并未能给她带来绝望。她仍然十分坚强,只要能做稳奴隶,就要抓穿这一线的生存之机。更不幸的是,封建社会搁在祥林嫂脖子上的不仅有硬刀子,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刀子。正是这把软刀子,最终摧垮了她的精神支柱,使完全丧失了活的空间。操持这把刀子的正是鲁四老爷这个封建政权的代表人物,鲁迅先生在塑造这一人物时,是独具匠心的。《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即区别于南霸天,也不同于黄世仁,全然没有图解式的恶人嘴脸。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只是在他对早已蜕变为保皇党的康有力也要大骂其新党时,才偶有人觉得他也有点坏。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府,当听到卫老婆子说她“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时,鲁四老爷就皱了皱眉,只是四婶见其“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很象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来!”,略一冷静后才吞吞吐吐地说了声:“然而……”。这使这位崇尚理学的老夫子猛地想到了应协助祥林家维护其应有的族权和夫权。祥大嫂第二次来到鲁家,“四叔虽然照例皱着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但这一次雇佣祥林嫂,他心里是严格地把握着分寸的。他“暗暗地告诫四婶”,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当新正到来之时,祥林嫂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去取烛台时,多次被四婶制止。对于这种反常,可怜的祥林嫂是不得其解的。她只得“讪讪的缩了手”,“疑惑的走开”。但对熟谙封建礼教的人来说,却是再明白不过的了。祥林嫂一嫁而再醮,两度丧夫,又失其子,说明其命之“大恶”,尽管两度嫁人都是被强制的,但“罪人”之恶名必须由她担着。当柳妈告诉她赎身之“妙法”,她才显露出恐怖的神色,才感到不能做稳奴隶的危机。然而,她仍幻想着“妙法”的奇效。于是,“她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西头去”,在土地庙捐了条供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以求赎罪求生,但在手持封建礼教软刀子的鲁四老爷及其家人面前,祥林嫂最后的也是唯一能作的努力,还是徒劳的。当她最后一次为鲁家冬至祭祖去拿酒杯和筷子时,遭到了四婶的呵斥,鲁四老爷紧跟着其后叫她走开。这就明白的告诉祥林嫂捐门槛是赎不了罪的。这无疑是直捅心脏的一击!除了鲁四夫妇以外,生活在祥林嫂周围的基本上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与祥林嫂同属一个阶层,却在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过程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恶婆婆为了让小儿子娶亲,她居然从鲁四老爷手中把祥林嫂抢出,将其卖给贺老六,除去儿子办喜事的费用,不净赚了十多千,祥林嫂对她而言,只是一件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卫老婆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利嘴,在有钱人和穷人之间周旋,为了谋取生存,终日为有钱人奔走,花言巧语、见风使舵。正是她将祥林嫂送进鲁四家,又与婆婆设计,把祥林嫂抢走,在祥林嫂遭受二次丧夫厄运时,又将其投入虎口;柳妈与祥林嫂同样受雇于鲁四家,但她更甘于做奴隶,不仅自己天天吃斋念佛做“善女人”,而且还拉着祥林嫂一块往封建礼教的泥潭里钻,越陷越深,直至不能自拔。除了婆婆的凶残、短工的麻木、柳妈关于死后恐怖的宣教,另有大伯收尾时的蛮横、鲁镇群众的奚落,这些人物与祥林嫂都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然而偏偏又是他们维护着“三纲五常”并用统治阶级的观念审视、责备、折磨着祥林嫂,使之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封建势力吃人的神威同时也体现在受害者祥林嫂身上。从表面上,祥林嫂很能干,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希望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新的生活,“她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虽然工钱很少,但却也很满足,二是暂时做稳奴隶。祥林嫂苦苦追求、奋力抗争所争取的是正是安稳的奴隶地位吗?她为了抗婚,又嚎、又骂,甚至撞破了头,打算以死抗争,尽管其中不乏独立做人的愿望,但在实质上,她所竭力维护的仍然是“从一而终”的封建夫权。她把自己的劳动所得都捐了工地庙的门槛,企图摆脱神权对她的绞杀,从而弥补自己未尽“从一而终”义务而带来的罪孽,她是用封建社教为武器,希翼去冲破封建制度的樊笼,必落得头破血流,粉身碎骨的可悲结局。封建礼教如一张网,它无处不在。既有鲁四老爷式的封建势力的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有或有虐或无虐地维护着统治阶级观念的愚昧众生,还有受害者祥林嫂本人的自觉就范。这样看来,祥林嫂的悲剧不是某个人造成的,是冷酷的社会害死了她
205****610 2021-06-21 19:35
祥林嫂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中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屡遭不幸,走投无路,最后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如此”的地主阶级欢天喜地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这与封建地主阶级杀鸡宰鹅,大放鞭炮,乞求天神赐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故事的悲剧性更加深刻。同名影片和粤剧《祥林嫂》就是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
祥林嫂(生卒年不详),卫家山人,一生非常艰辛、坎坷。早年嫁给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有婆婆和一个小叔子,家中以打柴为生。××年春,丈夫不幸去世,祥林嫂孤身一人来到鲁镇,后在鲁四老爷的家中作女工。祥林嫂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她模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常常顺着眼,是一个安分耐劳的 祥林嫂
优艾设计网_平面设计人。试工期内她干活勤快有力,很快就成为了鲁四老爷家中正式的女工。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但是祥林嫂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怠,到年底,筹备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好景不长。新年刚过不久,祥林嫂的婆婆突然来到了鲁镇,并强行带走了祥林嫂。哪知道祥林嫂的婆婆为了给小叔子筹办结婚的彩礼,竟然将祥林嫂强行嫁到了里山。在众人的迫使下,祥林嫂又嫁给了第二个丈夫。 年底,祥林嫂的儿子出世了,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平静了一段时间。时隔不久,厄运又一次降临在祥林嫂的身上。先是丈夫死于风寒,接着她的儿子又惨死狼口。生活的重创彻底击垮了祥林嫂。为维持生计,祥林嫂又一次来到了鲁镇,重新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是这一次,祥林嫂不但没有先前的灵活,记性也坏了许多,脸上死尸似的没有一丝笑容。她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渐渐的被乡里人所厌恶。鲁四老爷以为祥林嫂的作风败坏了风俗,于是从此祭祀时便不再让她插手。这对祥林嫂来说犹如一记重锤,精神越发的不济了。后来,祥林嫂听信了柳妈迷信的说道,去庙里捐了门槛,试图要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然而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祥林嫂的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了鲁家,直至后来沦落到街头,成了乞丐。××年冬,就在家家户户都忙着“祝福”的时候,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
模样周正,健壮耐劳的祥林嫂
祥林嫂“年纪二十六七”,脸色虽然“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儿“周正”,“手脚壮大”,“顺着眼”,“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这些描写,这样的条件,正适合到大户人家当女工,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事实证明,她确实安份耐劳。 “抵得过一个男子”,“彻夜的煮福礼”,“竟没有添短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劳动强度大
被迫改嫁,强力反抗的祥林嫂
雕塑:河蚌抢亲(取材于《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 在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的封建礼教奴役下的中 祥林嫂
国劳动妇女,要是死了丈夫,成了“寡妇”,真是天大的不幸的事。鲁四老爷见她“头上扎着白头绳”,又听到卫老婆子说她“死了当家人”,“皱了皱眉”的原因是“讨厌她是个寡妇”。在第二大段第二自然段,文章对祥林嫂的身世作了初步的交代。她“大概也就姓卫”,旧社会一个女子姓什么,是无关紧要的事,祥林嫂姓什么,早被人忘记了,“祥林”是丈夫的名字,这个“名字”,说明她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祥林嫂嫁给了这个现在只有十六七岁的又已经死去了的丈夫,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人家的人,死是人家的鬼,所以,她的婆家要把她抓回去,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个婆家做事先是鬼鬼祟祟,“远远地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徘徊,很像夫家的堂伯”。然后是十分强悍野蛮,他们待祥林嫂到河边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躲在白篷船里的两个男人,又是“跳”,又是“抱”,又是“拖”,最后是把祥林嫂“捆了躺在船板上”。他们像对待一只牲畜一样对待祥林嫂。他们为什么敢于这样做呢?这就是那些所谓“三从四德”——封建的“夫权”在支持着他们。 作品的第三部分的第一段里的卫老婆子和四婶的几段对话描述了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的过程,为什么祥林嫂的婆婆和贺家敢于这样做呢?这就是由于有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这两把枷锁拿在他们手上,这就是由于有封建礼教这条绳索绞在祥林嫂的脖子上。卫老婆子说:“太太,我们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寻活的也有……”——这段话说明上述情况在旧社会是屡见不鲜的。 写到这里,文章起了波澜。也许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坏到了极处便往好处走”吧,真是不幸中的大幸,祥林嫂“真是交了好运了”。祥林嫂交了好运,至少达到了脱贫水平,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不测风云”常常总是降落到命苦家贫的人身上。旧社会伤寒病流行,这种本来可以治好的病,由于医疗落后,造成大量病人死亡;贺老六可能是传染了这种病,加上自己又不懂卫生,“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复发了,就治不好了。真是“祸不单行”,儿子又被狼衔去了。这样,族权这条绳索又绞到祥林嫂的脖子上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祥林嫂
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堂前时,她“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着泪痕”,身体和精神是大不如前了。她泣不成声地向她的主人诉说着她的阿毛的悲惨的故事。 祥林嫂也可能没估计到,她的故事居然有这么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她反复地讲起她那令人心碎的故事。但话讲了一遍,就不是新闻了。讲了两遍,就是重复,重复的东西也就没人喜欢听了。在那样的旧时代,人们的同情心也是有限的。当祥林嫂三番五次喋喋不休地讲她的阿毛的故事时,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做工,表现大不如前,手脚不灵,记性不好,“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有笑容”。鲁四老爷深深地嫌弃她是两次失去丈夫的寡妇。准备“福礼”,不让她沾手。四婶执行四叔的告诫,她讲的两句话:“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这是对祥林嫂精神的莫大的打击。
失魂落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由于四婶不要祥林嫂沾祭品,又由于镇上的人对她冷若冰霜,祥林嫂的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正当祥林嫂在精神上走投无路的时候,鲁四老爷家里来了一个帮工的柳妈。柳妈是一个善心人。柳妈在和祥林嫂讲了一番“好心人”的话后,居然冒出了这么一段。听了柳妈这段话,祥林嫂“非常苦闷”,“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这个悲剧的可悲,就在于柳妈是以“好心人”的姿态来劝告祥林嫂解脱苦难的。而实际上是柳妈把祥林嫂往死路上用力地推了一把。柳妈认为祥林嫂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认为她有洗不清、赎不回的罪过。柳妈认为,要怎样才能抵罪呢?要让自己像土地庙的门槛一样,被千人踏,万人跨。 林嫂用自己两年的工资捐了门槛,认为已经赎了罪,“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坦然”,心里平静,无顾虑的意思。她敢于“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但她的从土地庙那里得到的信心和希望,被四婶的一句话给扫光了!“祥林嫂,你放着吧!” 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肉体上的折磨,把祥林嫂逼上了上街行乞这条绝路。她精神上无任何寄托,生活上无任何依靠,行为上无任何归宿。谁也可以管她,谁也可以不管她。她无衣无食,饥寒交迫。她可能还有一点点思维能力,因为她还没有死去。她欲活不能,想死不敢。她终于在河边上遇见了“我”。
活又不能,死也不敢的祥林嫂
“我”在河边上遇见了祥林嫂,认为在“鲁镇所见的人改变之大”,“可以说无 河蚌抢亲(取材于《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
过于她的了”。“头发已经全白”——从某种角度讲,头发是命运和年龄的标志。脸上“黄中带黑”,“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黄中带黑”,完全是一副死相;连“悲哀的神色”也没有了,说明她已没有什么表情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轮,转的意思;间或,说明她的眼睛长时间是呆滞的。 祥林嫂此时并没有死去,但她可能预感到自己即将会死去,在离开这个“把她往死里赶”的人间的前夕,她想到了魂灵,她想到了阴间,她想到了两个“死鬼的丈夫”,她想到了阿毛,她终于向“我”提出了一个猝不及防的难题:“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惨死雪地,横遭辱骂的祥林嫂
著名作家丁玲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祥林嫂是被封建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绞死的。在鲁镇的一片欢庆的祝福的鞭炮声中,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饥寒交迫,心劳力瘁,叫天天不灵,呼地地不应,惨死在鲁镇野外的雪地里。北风,吹乱了她全白的头发,雪花,掩埋了她瘦骨伶仃的尸体。祥林嫂劳动了半辈子。她为她的两个丈夫,为她的阿毛,也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任劳任怨,受尽了生活的折磨。她在鲁家做了多年雇工,整天地做,“彻夜的煮福礼”,“抵得过一个男子”,但她的死讯传到鲁四老爷的耳朵里时,鲁四老爷却骂她是一个“谬种”,原因是“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更加可悲的是,那些与祥林嫂处于相同命运的短工们,表情也极为冷淡。“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短工淡然的回答,更增添了祥林嫂的死的悲剧色彩。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这一切都表明,她是一个很顽强而不容易被摧垮的人,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风刀霜剑中,她不但连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争到,反而被吞噬被毁灭了。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出于自发的,而且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这决定了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她临终时对“灵魂”的怀疑,包含着反抗命运的意义,她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这也是对命运的反抗。不过,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她当然也更不懂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