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怎么做好吃啊??
新闻现在时 2021-06-09 01:03 材料
糯米粉500克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问答,芭蕉叶,香菇,瑶柱,干虾仁,熟花生仁,盐,糖,生抽,热水适量
做法
1.热油爆炒香菇
2.加浸软蒸熟的瑶柱和虾仁炒香
3.最后拌入熟花生碎
4.新鲜的蕉叶洗净,分成小份,用开水烫一下,抹油备用
5.糯米粉加热水揉成团
6.分成若干小份,包入馅料,收口成圆形
7.放在蕉叶上
8.大火蒸8-10分钟
_CFT0****3565 2021-06-09 01:03 我在电视上看过CCTV说能吃记者说好吃 不过我没吃过
大家都知道芭蕉可以吃,但芭蕉心能做菜一定很少有人知道,靠山吃山,生活在云南西南部热带雨林中的傣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用生长在山箐和沟谷中的野芭蕉幼嫩茎心制作出一道道餐桌上美味的菜肴。野芭蕉和芭蕉一样能开花结果,只是果实小,果皮内密生黑色种子,几乎没有可以食用的果肉,一般用来作猪饲料。野芭蕉茎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野芭蕉在末开花前,采其茎,剥去外皮,可以得到日光灯管般的内茎,可以凉拌、可以炒食,也可以炖肉。
食材
主料
芭蕉心
300g
瘦肉
200g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姜
适量
蒜
适量
泡小米辣
适量
酱油
适量
步骤
1.把野芭蕉心剥去老茎后切成薄片。
2.切好的芭蕉心放入小盆里用手捏碎,往小盆里倒入一些水,用筷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子搅搅绕圈,把裹在筷子上的丝丝络络拿掉。
3.把裹去丝的芭蕉心用手捏干水分然后放入盘中备用。
4.瘦肉剁成肉末备用。
5.把姜蒜切小粒,泡小米辣切碎。
6.炒锅倒油烧热,下姜蒜、小米辣炒出香味。
7.放入肉末炒散炒熟。
8.放入芭蕉心翻炒熟。
9.放入一匙生抽翻炒均匀。
10.放入适量盐翻炒均匀即可关火食用。
小贴士
小米辣的用量按个人的口味放入,喜欢味精、鸡精的可以放少许。
M27****0274 优艾设计网_设计 2021-06-09 01:03 芭蕉芋粉有多好吃?南北方人难得统一
苏艺传媒
06-05 10:56
关注
鲁迅先生曾在《而已集·小杂感》中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但其实还有比人类的悲欢更不相通的,那就是人类的味蕾,比如北方人吃面,南方人吃米,不过西林芭蕉芋粉是个例外。
毕竟内心再柔软的南方人也会被一碗面食羁绊;再豪爽不羁的灵魂,也有爱嗦粉的北方人。
无论是一周嗦粉不重样的广西人,还是日常非常爱吃粉条的北方人,西林芭蕉芋粉,南北通吃。
西林芭蕉芋粉是桂西北的特产,由西林种植的芭蕉芋经挖掘、研磨成粉状后揉成粉条,制成芭蕉芋粉丝。
在资源匮乏的爷爷辈时期,因为容易种植、产量高,可以填饱肚子,芭蕉芋帮助人们度过了许多艰难时期。
在人们生活条件变好的今天,它依然是大家食桌上的常客。
芭蕉芋粉易热耐煮,成品晶莹透亮,其口感筋道爽口,味道独特,汤煮、凉拌、火锅、炒粉做法简单多样。
西林芭蕉芋粉不仅美味,还因其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营养元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芭蕉芋粉食用价值
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芭蕉芋粉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止血散瘀:芭蕉芋粉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还能凉血,散血,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钙补充剂:芭蕉芋粉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微量元素氟、钙、磷等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这些物质不仅能促进人类牙齿的发育,还是构成人类骨骼细胞的重要元素,它们能增强人类骨骼的韧性与密度,并能促进骨骼发育,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食用它能促进身体发育,中老年食用它以后慢能提高骨骼健康水平,预防骨质疏松发生
青汐雨霖霖 2021-06-09 01:07 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论坛
工具:芭蕉芯、水豆豉、盐、蒜、香菜、小米辣、味精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把野芭蕉心剥去老茎后切成薄片。
2、切好的芭蕉心放入小盆里用手捏碎。芭蕉心捏碎后一定要放入水中用筷子绕圈,把裹在筷子上的丝丝络络拿掉以免影响口感。
3、往小盆里倒入一些水,用筷子搅搅绕圈,把裹在筷子上的丝丝络络除掉。
4、香菜洗净切小段,小米辣和蒜用刀切碎。
5、准备一些老干妈水豆豉。
6、把芭蕉心捏干水分放入一个大碗里。
7、放入香菜、蒜泥和小米辣,倒入水豆豉拌匀。
8、尝尝味放入少量的盐和少许的味精拌匀即可食用。
李白 2021-06-09 01:12 优艾设计网_设计LOGO 切成一片一片,然后在拿去烘干,或者拿去晒太阳,就成了芭蕉薯片,(我小时候的想法
ty_140492606 优艾设计网_PS问答 2021-06-09 01:13 切成一片一片,然后在拿去烘干,或者拿去晒太阳,就成了芭蕉薯片,(我小时候的想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