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作文:“成都47中高中生坠亡”事件引发了什么思考??
前两天学生家长发布微博,称上高中的儿子入校后坠楼身亡,校方不让见尸体不告知家长死亡原因,希望寻求网络力量得到校方的回应,网友纷纷表示同情并谴责学校各种恶意揣测校方,谁料过几天校方和警方联合对学生的坠楼前后事情真相按照时间节点一一公布,学生坠亡并不像网络上说的那么离奇和谋杀,从这件事情上反映出了什么?引发了我们什么思考呢?
学生坠亡令人惋惜,调查回应当直面公众关切
5月9日,成都49中一名高二学生在学校坠亡,此事引发社会关注。
5月10日14时30分,成都49中官微发布公告称“公安机关正开展调查”,5月11日凌晨3时54分,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官微以“成华区联合调查组”名义发布情况通报称,经勘查,基本判断该生是因个人问题轻生。
根据通报,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法医检验、调阅监控、调查,认定:1.尸体损伤符合高坠致死;2.根据现场攀爬痕迹、足迹和指纹印证,认定高坠属个人行为;3.经勘查无他人痕迹物证,排除他人所为。综上,排除刑事案件。
应当说,以往这样通报基本上能够在舆论场过关,它大体上做到了现场证据清晰。但是,以往能够过关的通报现在却没法过关了,甚至还引发了舆论关于请求公布现场照片等相关信息的质疑。
不管这一请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以及是否合理,都表明既有通报缺少足够的说服力,而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学生在校园坠亡本来就是一起极易引发舆论同情的悲剧,而在网络上,一名自称当事学生家长并晒出合影的博主,则通过陈述更多事后信息呈现了诸多疑点——问警方,警方说“停止心跳没有送医院直接拉去殡仪馆”;问学校,学校说“会走法律程序,除此之外无可奉告”;要监控,“唯独事发那一段没有监控”。
而如果现在对新闻进行检索,还能够发现《四川日报》2013年曾报道,成华区中小学的实时监控如何实现“天网”全覆盖,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设施全部接入公安监控平台。而如今,据孩子家长一方所述,事发那一段没有监控到,“天网”损坏的时间也不得不直让人直呼过于凑巧。尤其是,网络上流传的现场视频,孩子家长在学校大门外大喊开门却被拒之门外,流传的种种信息都表明,家长在事后想要获得孩子为何坠亡的更多信息受到了很大阻碍。
暂且不论这名学生家长的陈述是否完全符合事实,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校内死亡,家长作为直系亲属,有权利获得事件发生前后相关信息,校方也有需要就家长疑问进行逐一回应,而不是相反,这是对生命的应有态度。法律程序是社会裁量评价程序,却不是回避家长卸下道义责任的理由。
显然,校方后续处理上的回避姿态已经产生了更大的问题,动摇了成华区联合调查组调查报告的信任度,尤其是让与之相关的人一起“两耳不闻窗外事”,这种姿态下,哪怕死因判断经得起推敲,造成的仍旧是一种万事可疑的局面。公开是回应质疑较好的良药,如今质疑凶猛,针对社会关切的具体信息,校方需要有更坦诚和详细的回应。
这种回应可以有所差异,涉及其他学生或教职工隐私信息的可以只向家长公开,把具有说服力的其他信息向公众公开。事件发生前学生干了什么,120多久到的学校,学生家长的质疑能不能自证……在回应质疑这件事上,时间线、监控、证人证言是较有力的证明方式,至少,底线应该是先回应清楚家长的疑问。
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5月11日晚上7时43分,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发布公告称,公安机关已依法将调查结论告知死者家属,家属对调查结论无异议。家属终于接受结论,这个悲剧算是告一段落,引导家属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当是接下来的重点。但此事已成为公共事件,公众也同样需要说服,希望有关方面能吸取教训,面对如此突发事件,无论是调查还是通报,都要做到敬畏生命,理解和体恤家属,尊重公众的感情。
利用网络舆论来伸冤无可厚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自由的表达权的,不过还是建议大家都能理智客观的分析之后再决定是否要通过网络伸冤,以上的时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