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国家宝藏》让考古文博既“厚重”也“流行”?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深情回望每一个民族的历史与过往,都能给人们以启迪,给未来以昭示。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具有指向性的话语,为挖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为追溯探源华夏文明的族群根脉提出了深切期盼。

要精准地形容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厚重”一定是重要的关键词。如何让这份厚重举重若轻,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科研工作者在思考的问题。要清晰地描绘古今华夏族群的过往传承,“创新”是另一关键词。用跨学科的知识技术来读懂遍布中华大地的“无字地书”,用创新的信息编码来讲好我们华夏儿女祖源延承、血脉相融的生命故事,又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新兴研究工作者在努力的方向。考古二字,意味着时间上的“一眼千年、万年”,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难跨越的鸿沟。要完成“从古到今”的凿空之旅,需要对文博这个方法论进行不断探寻。

《国家宝藏》第三季概念海报

12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第三季在央视综艺频道开播。作为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前两季以青春的表达和飞扬的自信,带领观众在时空联结中,欣赏文物之美,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密码和精神内核,处处皆浸透着《国家宝藏》对文明和历史的无限温情与高度敬意。而第三季的探索还在追求,把创新的窗口敞开,引领大家去“发现”,带来更多新颖、鲜活的历史故事。

作为一名考古新兴学科方向之一古遗传的研究人员,同样也是一名80后,《国家宝藏》与我来说可谓“一见如故”。这个现象级节目的备受欢迎,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如何让更多民众亲近历史,近距离感受华夏文化的魅力?如何让更多人们了解自身,深入去思考“我们”的由来?现在看,以“文化综艺+考古文博”的传播组合方式主动地“走出去”,是局面打开的一种有力尝试。

一个资深的老博物馆人说:“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诚如斯言。对于考古人来说,博物馆处在历史文化的知识输出口,站在文化传播“前店后厂”的最前面。在“墙”里面,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师法古器、潜心研究;在“墙”外面,是大众对文博的“喊渴声”、对文化的“探索欲”。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站在华夏文明的厚土,仰望浩瀚历史的星空,居于中间的“人”,是为赓续千年的薪火所在。已经清楚的是,中华文明是发展至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对于我们而言,这份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交流与生俱来的文化自信并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物件。譬如,“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的甲骨文,不仅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它的“出生地”殷墟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的殷墟博物馆,就记录着当年考古学者常年扎根田野精心发掘,最终让“一个王朝的背影”得以清晰的时光脉络。这次,它也将在第三季《国家宝藏》中精彩亮相,从而让世人能够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博探索节目固然是吉光片羽,但国之重器从“馆舍一隅”走向“大千世界”,亲切鲜活地存在于你我他的生活之中,这样的文化自信,才算是拥有真正的群众基础。

把厚重的大门打开,从“走出去”到“靠近你”,达成人民群众与考古文博的“美美与共”,《国家宝藏》已然让“考古文博”成为一种流行。前段时间,湖南耒阳女生钟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绩报考北大考古系,由此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其实,随着国家的重视与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考古正在摆脱“冷门”的标签,文博更是成为它崭新的表达方式,对此人们早就开始用行动投票:从争睹国宝的“故宫跑”,到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一票难求”,再到《国家宝藏》播出后各地年轻人纷纷去博物馆“打卡”……文化消费的火热,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怀事大,见于细微。伴随着《国家宝藏》第三季,就让我们一起“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一起探寻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主任 付巧妹)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