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岁的孩子培养哪些 专家解答3-6岁儿童教育应该注重哪些能力的培养教育资讯网-教育行业资讯百科大全?
对应是把相关的事物进行配合。从3岁开始,儿童就需要获得适合其年龄和发展水平的专门的性教育。此时的性教育,主要是“性别认识”,让孩子形成性别观念。此时,也是培养孩子隐私意识和界限感的最佳时段。所以,预防儿童性侵是性教育的重要一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初具自我保护意识,因此需要家长为孩子强化识别性侵信号,把孩子可能遭受侵害的几率降到最低。只有全面了解了这些性知识,孩子们才能健康、平安地成长。
3-6岁儿童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3-6岁是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的关键点,人的很多性情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初步定型了。
所以在 这个时期,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引导尤为重要。
今天,给大家普及8条黄金法则,希望能对您在这一阶段中的教育有所帮助。
黄金法则一:不要烦幼儿“多话”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话现象。语言的发展必须经过“听与说”的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应为孩子确立正确的说话典范,更要全心全意地做他们的积极倾听者。
抑制幼儿说话的欲望是很具有伤害性的做法。父母对他们的话要表示关切,多制造些愉快气氛,比说:“原来这样呀!真有趣。”并注意着他们的眼睛,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话是有反应的。
黄金法则二:孩子的自言自语是正常的
了解有关孩子心理发展知识的父母都知道,这种自言自语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自我中心言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当孩子自言自语时,父母不要急于打断或者要求孩子“别嘟嘟囔囔”,而要琢磨他们的话,要注意对孩子的不解、疑惑给予一定的启发;当孩子能独立战胜困难时,还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向内部语言发展,学会独立思维创设。
黄金法则三:注重孩子的音乐教育
孩子能够在学习音乐中找到乐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尤其在弹奏乐器时,需要孩子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多在幼儿园参加歌唱活动、舞蹈、韵律活动、倾听和欣赏活动等,还可以向幼儿园提议组织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孩子在音乐的世界里发挥他们的才智。
黄金法则四:注重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耐性
3-6岁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一句话、一张图、外界一点点新鲜的刺激都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兴趣改变得快、耐性差等习惯。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需要有聪明才智,还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所以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可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专门玩一种玩具,或者指定时间内和孩子玩一种游戏,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和孩子进行各种游戏比赛,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黄金法则五:让孩子学会“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锻炼孩子语言表达的好方法。
给孩子讲故事时,先熟悉其中情节。讲述故事时,语言尽量形象、生动,可以适当加些动作,一次讲述内容不要太多,以免孩子失去兴趣。
孩子自己讲故事时,可以先让孩子观察图画,然后鼓励他们把所看到的画面用语言讲给你听。老师可以采取提问方式:“这幅画上有些什么?”等。从易到难,多点耐心,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让孩子模仿,提醒孩子先想好了再讲。
黄金法则六:玩游戏也是一种学习
游戏是孩子与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戏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在游戏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与外界的关系。孩子游戏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体、社会性、智慧及创造力等方面的成长过程。
玩游戏也不是瞎玩,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制定不同的游戏类别,比如开发孩子逻辑思维的数学游戏,发展孩子协调能力的平衡类游戏等。
黄金法则七:引导孩子进入科学环境
3-6岁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运动、游戏。正确科学的启蒙教育,不仅可以开启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往往出自偶然的发现。老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意的安排与引导,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科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并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学的方法,有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黄金法则八:培养分类和应对的能力
分类是按一定标准将物品进行分组归类,它是儿童掌握数、空间、规则等概念的基础。对应是把相关的事物进行配合。这些活动为掌握数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活动,如让孩子把蔬菜水果分类、每双鞋的左右脚对应等,帮助幼儿学习掌握分类和对应概念,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6岁是孩子成长道路中一段重要的“旅程”,家长对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和同理心,让孩子真的享受父母的陪伴。
什么阶段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从3岁开始,儿童就需要获得适合其年龄和发展水平的专门的性教育。孩子不同年龄段,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1、3岁前:家庭性教育第一课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一生的性教育课从宝宝一出生就要开始。父母如何对孩子表达爱,如何对待孩子的身体,夫妻间如何交流,都表现了父母对性和性教育的态度,都影响着他未来对待性的态度。
如果孩子从出生时就能得到足够的爱抚和温暖,就会产生安全感,容易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从而获得幸福感。
此时的性教育,主要是“性别认识”,让孩子形成性别观念。
2、3~6岁:认识自己的身体
3岁后,儿童的神经生理逐渐发展和成熟,性探索活动也自然地开始出现,这是生命的本能。
在这个时期,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儿童身体绘本、人体器官挂图、拼图、视频或人体模型等,告诉孩子每个器官的科学名称和功能,让他们从小了解、热爱自己的身体。不要刻意跳过生殖器官,让孩子从小把生殖器官看成身体自然且正常的组成部分,而非令人羞愧的、难以启齿的。
此时,也是培养孩子隐私意识和界限感的最佳时段。最好的方法是在孩子洗澡的时候,告诉孩子哪些是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看和触摸,也不要摸别人的。
3、6~8岁:识别性侵信号
网络上曾经流行一句令无数家长心碎的话,给许多父母敲响了警钟:
“你嫌性教育太早,可坏人不会嫌弃你孩子太小。”所以,预防儿童性侵是性教育的重要一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初具自我保护意识,因此需要家长为孩子强化识别性侵信号,把孩子可能遭受侵害的几率降到最低。同时,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即使最坏的事情发生,也不是孩子的错,一定要勇敢寻求帮助,并让孩子知道,发生任何事情,爸爸妈妈都会爱他、帮助他。
4、9~12岁:为青春期做准备
女孩和男孩一般出现青春期首发征象的年龄分别为 10.5 岁和 11.5 岁。这个时期,家长要适当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
作为父母和老师,应提前两年,就告诉他们身体和情绪将发生哪些变化,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害怕和手足无措。不隐晦,才是性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只有全面了解了这些性知识,孩子们才能健康、平安地成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