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升学政策,2024年中考各学校录取政策?
本文目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中考加分项目都有哪些2024
- 中考改革新方案2024文件
- 2024年中考各学校录取政策
- 2024年中考三大改革
- 2024中考招生政策
一、中考加分项目都有哪些2024
每个省份的中考加分政策都有所差异,大家需要注意当地的中考加分政策。
下面是2021年江西中考加分优惠政策规定,大家仅供参考。
1.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江西省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赣公字〔2018〕58号)具体规定执行。
2.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参照《关于印发〈江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的通知》(政联〔2012〕8号)具体规定执行。
3.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参照《关于印发〈江西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赣应急字〔2019〕49号)具体规定执行。
4.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牺牲被认定为烈士的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在入学升学方面参照公安烈士子女优待政策执行。
5.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加10分。
6.华侨子女、归侨及其子女、港澳同胞子女、台籍青少年考生加10分。
7.少数民族聚居乡(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少数民族考生优惠加分对象,根据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确认办法(试行)〉的通知》(赣民宗字〔2010〕20号)文件审核确认。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考生能同时享受几种优惠时,只能享受其中最优惠的一种。享受优惠的考生均应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县(区)招生考试机构交验原始证件并交影印件(影印件须经招生考试机构负责人签字、盖章)进入档案。发现弄虚作假的,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中考加分的特长有美术、体育、音乐、科技,这些项目都要要参加校级和市区级两级测试,两项测试全部合格,才有可能以特长生身份被录取。
中考体育特长生要测试专项和素质两项:专项占50分,素质占45分、考生基本身体条件占5分。
音乐类需要参加学生艺术水平考试,按九级以上加3分标准执行,钢琴6级以上才可以加分,其余项目要八级才能加分,最多只能加20分。美术类主要是考素描和色彩,按一定的比例给与加分。
但是现在随着教育局出台的各种政策,为了让中考考试更加公平,很多省市都大幅减少和取消了中考艺体生的的加分项目,是填报的高中校的是否可以通过艺考加分,需要根据当地相关教育局政策来定。
二、中考改革新方案2024文件
1、第一,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中考。所有初中毕业班学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明年起,名额分配生(原保送生)也将全部参加中考。
2、第二,所有学科都要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和体育与健康等六门为统一考试科目,成绩纳入录取计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作为考核科目,成绩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各考试科目分值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均为120分,科学为160分,社会为50分,体育与健康为30分,总分为600分。
4、第三,名额分配生比例从50%增加到不低于60%。优质普高名额分配生(原保送生)比例从2021年(2018级初一年级)起由50%提高到不低于60%。
三、2024年中考各学校录取政策
1、2021年中考,德州一中只录取第一志愿。会考成绩只能有两个B,不准有C。
2、德州二中录取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要在最低分数线20分以上投档,会考成绩允许有两个B,还可以有一个C。不允许有D。
3、德州实验中学可以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同等对待,只要够了录取分数线,一视同仁,同样录取,会考成绩允许有两个B,两个C,不允许D。
四、2024年中考三大改革
1、第一,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中考。所有初中毕业班学生均需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明年起,名额分配生(原保送生)也将全部参加中考。
2、第二,所有学科都要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和体育与健康等六门为统一考试科目,成绩纳入录取计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作为考核科目,成绩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各考试科目分值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均为120分,科学为160分,社会为50分,体育与健康为30分,总分为600分。
4、第三,名额分配生比例从50%增加到不低于60%。优质普高名额分配生(原保送生)比例从2021年(2018级初一年级)起由50%提高到不低于60%。
五、2024中考招生政策
中考招生计划和招生规模会根据当年中考人数进行相应调整,中考人数多,招生规模适度扩大,中考人数少,招生规模适度缩减;
2021年中考人数较去年有所有增长,今年各类招生规模也有所扩大。
按照教育部关于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相关政策要求,落实优质高中“校额到校”招生政策,将全市优质高中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一般初中校,统筹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我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注:外省回京、往届生、回户籍考生不能参加校额到校录取。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班)变化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即是各高中国际班项目,往年招生计划是面向全市招生的,今年招生情况发生了以下变化:
1、招生区域变化:主要面向本区招生;
2、跨区名额压缩:适量编制跨区计划并适度压缩;
3、需参加以外语能力方面为主的资格性测试,按照不超过1:5的比例确定名单,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备案;
4、需在统招批次填报志愿(往年可不填报志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