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衔接要注意什么细节?小升初衔接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本文目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小升初衔接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 怎样选择小升初衔接班
- 三年级升四年级衔接班重要吗
- 小升初该如何做好衔接
一、小升初衔接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1、小升初的衔接,重在【适应】+【转换】+【学会会学】。身边有很多家长询问,孩子在小学时成绩很好经常双百分,一上初中就开始下降,甚至有不少根本根不上,什么原因?怎么办?
2、相信很多家长有同感,孩子也很迷茫,家长也很着急。只要去分析中小学在环境、方法、知识面、学习的难度、时间分配加以学习+适应+转换+学会会学,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3、中小学在环境、师生关系、科目、知识量、时间分配、知识难度等等方面有明显变化。小升初的衔接,首先就是熟悉并尽快适应这一切。
4、中学的校园环境变了,师生也是新面孔,科目从三科变成七科和九科,要掌握的知识量明显增多,课业量也随着科目的增加明显增多,时间也变成了早七晚九,知识的深度比小学也增加了不了。
5、要适应先认清,意识到这些还不够,关键是去适应,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6、进入中学后,得完成思想和角色的转换,才有可能保持小学的优势,才有可能在初中后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7、很多孩子在小学很优势,到了中学后开始落伍,不是他不努力,是因为在思想和角色转换上落后了一步甚至迟迟无法完成转换,一步差步步差,再想赶上就难了。
8、思想+角色~~得从小学的玩玩耍耍中的学转换成初中的主动学好学乐学勤学;得从小学的爸妈陪伴着学逼着学监督着学转换成自主去学;得从零散的学转换成系统的学;等等等等。
9、鉴于初中与小学的知识面、难度、要求不同,得学会高效的学习方法,方法即是效率,会学的人事半功倍。
10、方法有很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在听话、笔记、纠错、作业、复习、答题技巧上都要去多分析总结,学习上要有目标有规划,考试了要分析得失即时更正方法等等等等。
11、【醉z清q风f】感谢您的关注留言,谢谢!
二、怎样选择小升初衔接班
为什么“衔接班”如此火爆?专家介绍说,这主要与眼下的升学压力有关,加之初中、高中的毕业考试时间早,很多家长希望给孩子做个好的学习计划。以“小升初”为例:小学升入中学,学习科目增多,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变了,必然促使学生要尽快调整学习方法,以适应中学的学习方式。
专家说,早几年他们做假期培训,主要是单科的,如英语的新概念、奥数思维训练等,但这两年,大家都开出“衔接班”了,而且一年比一年火。“这也是市场的需求,现在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新生的家长,怕孩子到了新学期班上竞争激烈,所以要在假期里领先一步,‘衔接班’也应运而生。”
专家认为,从小学到初中是学习阶段的一个变化,从巩固已有知识、预习新课程的角度出发,给孩子报衔接班本身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奔着在所谓的分班考试中能有个好成绩,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
其实,目前的所谓“衔接教育”并非对所有的孩子都有用,因为“衔接教育”中对知识的巩固和预习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孩子对教与学变化的适应、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升入新一阶段学校的心理准备,这可以说是战术和战略准备。通俗地讲,就是孩子在心态上的衔接与过渡,或称之为角色转换。
在选择这类辅导班时,首先要看参加辅导的目的,是以超前学习为主还是回顾夯实基础为主;是针对毕业考、民校联考还是名校择校,从这两点考虑。然后综合考虑价钱、地点、效果三方面因素,并明确何种因素最重要。
往年有些家长因为贪图授课地方较近,忽略了上课效果,浪费了金钱更浪费了准毕业班小孩的宝贵时间,后悔不已。再来要看机构的课程师资是否高度透明。由于低龄段学员学习效果一定程度与他是否喜欢老师有关,有些机构小升初课程无法做到师资透明,直到上课当天才知道由哪些老师上课,万一授课风格小孩不容易接受,课程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专家认为,因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学科成绩没有足够的重视,基本上学生的分数不会有多大的差距,但是孩子们实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不能从分数上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在升上初中后,一些学生会跟不上初中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难度。另一方面,从正确的学习过程来说,应该是先有一个对课程的预习。
至于选择什么模式的课程给孩子,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考虑。一些学习专注度低的孩子适合一对一地进行辅导,这样可以加强老师对学生学习进程的把握,学生也能在一对一的教学状态下较为专注;对于学习基础较为牢固,学习态度也比较认真的学生,可以参加大班制的班,与许多伙伴一起学习,学习的氛围会更加活跃;而小班制在服务上会比大班制好一些。一般来讲,10―20人的小班制教学效果比较好。大班人数一般超过20人,人数太多导致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分散了,有些学生可能因此不能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而如果是一对一的教学,一个学生单独对应一个老师在封闭的教室内学习,对有些学生而言心理可能会更加紧张,压力更大。
三、三年级升四年级衔接班重要吗
1.因为三年级升四年级衔接班程度高,是实现小学与初中过度的桥梁。
如果三年级的学生没有能够在升入四年级前学好课程及技能,很可能在四年级中无法跟上课堂的进度,导致成绩下滑。
2.衔接班关系到学生未来教育发展的质量,如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受到很好的指导和培养,其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意见会受到影响。
因此,三年级升四年级衔接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四、小升初该如何做好衔接
1、我孩子去年经历了小升初。小升初结果尘埃落定后,我们带他去了一趟法国,玩了20多天。回来后假期已经所剩无几,报了某辅导机构语数外三科暑期辅导班,为期一周。
2、迄今为止,孩子已经度过初一(上)的忙乱期,真正进入了初中状态。我以一个“陪读妈妈”,“过来人”的观察和总结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3、先说一下孩子初一上的学习经历。
4、孩子进入初一伊始,印象最深的就是密集的考试节奏。新学校似乎要给孩子们一个下马威,让孩子们好好收心。有开学考,开学考难度很大,有的科目直接用了中考原题。孩子们几乎都被考“蔫”了。孩子班上,最高分也就235分。
5、开学考结束后,进入上课状态。学习科目除了语数外,还增加了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学习科目的增多,不仅意味着学习难度的提高,还意味着学习量的骤然加大。开学伊始,孩子们做作业经常会做到晚上10点。有一次我记得孩子班上同学普遍做到了凌晨12点左右。原来小学阶段,孩子睡眠时间一般都能保证到8-9个小时,但到了初中,睡眠时间7个多小时是常态,睡眠时间不足直接影响听课效率。最初一个月,孩子经常跟我反应上某些课的时候会打瞌睡。
6、开学一个月后,孩子又面临了第一次月考。月考成绩比开学考稍有提高,但以孩子班上成绩为例,三科平均分能到80已经是好成绩。这种成绩比起小学动辄95,100的分数差了好几个档。尤其是语文成绩,60-70分是常态。
7、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中模拟考,期中联考,期中考试,初一(上),印象中就是连轴转的考试模式。而且,孩子考试分数与小学分数的天壤之别会让看重成绩的父母焦虑到极致。
8、这种严重的考试-受挫模式直到临近学期末才有所缓解。这个阶段,孩子大人都慢慢摸索出了规律,适应了初中生活的节奏,学校的考核重心也回归常态考试模式,即不再偏重难题超前题,而开始侧重于常规知识点考核。大人孩子们这个阶段的状态慢慢就会好转,从最初的紧绷状态到张弛有度的放松状态。
9、初一(上)结束后,由于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孩子没有报任何辅导班,采用了在家“温故而知新”的方式。
10、现在孩子已经是初一(下),节奏已经能控制得很好了。
11、回到这个问题,小升初如何做好衔接?考虑到初一学习量和学习难度的加大,我觉得暑期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的重点:
12、数学,预习(可采用辅导班或者网课+家中父母监督的方式)。另外,数学计算能力的强化很有必要。初一上,每次考试都会有计算送分题,拿高分的一个关键是计算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很大。
13、语文:现代文阅读和小学的阅读理解考点差别很大,需要适应,具体做法可买与课本配套的53进行强化,及早适应初中语文阅读考核思维。古文阅读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在暑假期间提前学习夯实课内古文+课外古文拓展是一个思路。推荐一本适合培养文言文素养的阅读书目(参看下图)。语文还需要重视起来的就是课外阅读,进入初中后,每个阶段都会配套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篇目的文学常识考点会出现在语文考试中。天津而言,初一(上)规定的阅读书目是:《西游记》和《朝花夕拾》,这些书目最好在暑假期间读完。
14、英语:单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而言,初一英语不是很难,但平时的阶段性英语考试会比较难,提前会涉及到很多中考语法词汇考点。家长可以利用暑期时间及早介入。我的做法是购买中考真题。具体参考书目和学习方法感兴趣的家长可订阅我的头条专栏:“家有初中生-高效学习方法和技巧”,属于孩子初一以来的参与教育观察日志,专栏对各个科目和孩子们可能出现的阶段性问题都有详细的介绍和梳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