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被打假不等于网络暴力的胜利?
新黄河客户端消息,延绵舆论场数月之久的姜萍事件迎来终章。
今天,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情况说明称,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这也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对此,阿里方面表示诚挚的歉意。
同时,姜萍母校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发布情况通报,称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学校教师王某某对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学校给予王某某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时针拨回。今年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姜萍以93分的成绩跻身全球排名第12位,入围数学竞赛决赛,是该比赛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也是前30名里唯一的女生。彼时,舆论对此一片沸腾,多家央媒也报道了姜萍的逆袭事迹,不过欢呼未持续多久,质疑声浪便席卷而来,直到此次官方通报,这场旷日持久的真假保卫战才水落石出。
若以今时回想往日,为何从网民到媒体都愿意天然地相信这一“反常规”的故事呢?说到底,这还是在教育内卷之风下,公众对“寒门贵子”这一传统叙事逻辑的守望与期待。人们愿意相信一个出身平凡的女孩,可以不必奔命在两点一线的校园生活中,不必封闭于消失的“课间十分钟”里,能轻而易举地吊打名校,赢得关注:人们希望一个普通个体改变命运的叙事里可以多一点人的光辉,少一点考试机器般的被动和无奈。
如今,姜萍被打假,这自是维护学术风气与比赛规则的胜利,但绝不等同于舆论场上那套随意网络暴力、语言霸凌的打假逻辑就有了合理性。
在起初的打假风波中,有业内人士曾经根据姜萍的采访录像观察到,她在镜头中的板书笔误、证明错误,以及接受记者采访时把专业书籍的书名说错,从而推断认为姜萍的实际水平与成绩并不“自洽”,如果说这些尚属基于学术共同体的质疑与讨论范畴的话,将一些不堪入目和空穴来风的阴谋论对准这位当时还未成年的姑娘,以证明自己认知水平的“崇高性”,甚至不惜发动网络暴力战的言论则毫无营养价值。
在讨论真与假时,道德都是不能缺位的先决条件,失去对道德的追求,而径自去辩论真假,无论是持哪方观点的人,都可能会被失控的“情绪正义”绑架,从而陷入失真的恶性循环。比如曾有作为数学爱好者的视频博主曾从科普角度表达过对姜萍成绩的合理质疑,却迎来了持续多日的谩骂与攻击,如今这位博主的评论区又迎来反扑性好评,足见在这种失去道德要求的打假之争中只有荒谬没有赢家。
无论是最初选择打假还是选择相信姜萍的人,人们忠于的是可以通过辩论拼凑出的真相,而非不容辩驳的极端立场。尤其在此刻,更要警醒那些极端言论在墙倒众人推之际,以胜利之姿再次出现。
相反,姜萍事件带来的共同反思是,在一些高度专业化的议题中,不要将太过主观的感情代入到客观事实中,以激情评价替代专业思考,在合理举证和凭空猜测、合理质疑和无端发难之间,找到一种更具公共价值的思考路径,是姜萍事件烽烟散去后,留下的现实思考。
从这点来讲,平和的质疑精神和求证能力依然是我们舆论场中最欠缺的力量。
从另一方面来说,姜萍虽被打假,但其作为符号般的存在所投射出的民间真实情感却是真实而鲜活的:民间社会对逆天改命这一草根叙事的狂热之情,也是对冰冷现实的解构与反抗。彼时,新黄河就曾发文表示:舆论仅欢呼姜萍大女主般的爽文人生并没有公共价值,应该反思现行应试教育体制对个体差异化的忽视。那些同样被主流筛选体制所不容,但又无法通过一场比赛的可视化数据来自证的“偏科学生”,才是真正该被关注的。
然而,要真实呼应并守护好这种民间期待,还是要复归到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流通渠道的宏大议题上去,而非诉诸“造神”与“毁神”。
编辑:吴光亮责编:周尚斗审核:冯飞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