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极端天气事件偏多?
第一财经消息,杜苏芮北上发威,引发京津冀罕见暴雨洪涝;云南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冬春连旱;12月强寒潮创多地低温与积雪新纪录;2023年全国平均气温再创历史新高
刚刚过去的2023年,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增强对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关注,提升气象灾害防御主动性和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2023年是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年,显著的温升造成了去年全球各地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张兴赢介绍,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呈现发生数量大、影响区域广、强度极端性增大、屡创历史纪录、无前兆突发性事件增多的趋势。预计2024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夏季我国东部降水总体偏多,涝重于旱,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
消息树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作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未来这种风险将更加复杂且难以管理。
中国是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发展中大国,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核定,2023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454.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上升12.6%。
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团中国政府代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联合研究组专家,近年来,张兴赢潜心研究提升早期预警能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重大课题。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面对逐年愈加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事件,当前人类社会自救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早期预警,只需提前24小时预警,灾害损失就能减少30%,预警可以挽救生命并提供至少10倍的投资回报。
2015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预警发布体系。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预警信息为公众挽回因灾损失5600余亿元。
2022年世界气象日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全民早期预警,使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得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保护。当年11月,《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
张兴赢介绍,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并发、复合极端灾害事件带来的潜在级联影响加大,对早期预警系统深度和广度的需求日益增强。2015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国家预警发布系统。然而目前在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风险提示发布上还缺乏细化的法规、规章,传播渠道对预警信息传播责任也缺少法规约束。
此外,自然灾害发生后,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标准不一致,预警信息的消息树特别是发令枪作用还未完全发挥作用。我国的预警送达速度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在偏远地区覆盖方面尤其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早期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家预警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强对流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郑永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超强台风、极端洪涝、突发强对流天气、高温干旱等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风险挑战。
郑永光介绍,近年来,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全国逐步建成种类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气象站观测网。此外,农业、自然资源、水利、水文、环保、交通、林业、电力等部门也通过自建气象观测设备开展气象数据观测,有效弥补了观测站网布局密度不够的短板。
他同时介绍,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由于各部门站网建设使用的标准不一,气象探测环境参差不齐,气象要素观测精度、频率也有差别,以及数据接口、报文格式不统一等因素影响,难以实现各部门、各行业气象数据共用共享。
对人群健康的适应性研究不足
研究发现,当前气候变化引发的健康风险正越发凸显。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指出,气候变化正通过直接和间接等多种途径影响人群健康。全球每年有超过10万例患者因气候因素死亡,预计到2030年可能达到30万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热门议题。
研究表明,全球气温每升高1℃,登革热的潜在传染危险将增加31‰~47‰。气候变化对我国人群健康影响的绝对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球前列,通过对我国272个城市的研究显示,热浪导致死亡风险增加7%。天气骤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呼吸系统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13%、12%、18%、4%、13%和10%。
张兴赢介绍,去年1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43个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上签署《气候与健康宣言》,部分发达国家成立专门的气候变化与健康部门。美国去年在气候变化与健康议题上的研究投入达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倍。
当前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还是一个新命题,在我国起步较晚。张兴赢说。2022年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2035》中设立健康与公共卫生章节,去年筹建了国家气候变化与健康专家委员会,今年1月设立环境健康二级学科,并在部分城市建立了气候敏感疾病的早期预警。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部级工作机制亟待完善。张兴赢说,气候变化对人群的健康影响受到多重因素的复合影响,开展风险防控离不开气象、环境、生态、健康、医疗等的交叉融合。但目前部门间协调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数据共享仍有壁垒,信息整合格局有待深化,未形成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强大合力。
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适应性研究存在严重不足。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人口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资源分布差异巨大,气候风险因子和应对策略都有所不同,目前气候健康研究多为关联性分析,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支撑多种气候健康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预警。
此外,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科普和国际合作亟需加强。当前,我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公众健康防护指南还不够,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户外从业人员等脆弱性群体的科普知识供给力度还很缺乏,科学防范和应对能力还需提高。国际合作亟需拓展。
大力提升全民早期预警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兴赢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多份提案建议,加快制定全民早期预警中国计划。尽快组织开展战略研究和顶层设计,加快制定《中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强化应对灾害风险能力,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水平,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早期预警经验和借鉴。
同时,健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法制和机制。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了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风险提示发布的细则。明确应急预案、应急规程等依据预警信息需要相应采取的行动措施等。
大力加强全民早期预警能力建设。张兴赢建议统筹建设布局科学、技术先进、智慧协同、实时精密的一体化综合地球观测系统,提高极端天气及其衍生灾害的预报预警和重要气候事件预测水平。建立健全快速、精准、高效、统一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利用5G小区广播、卫星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提升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
张兴赢建议,全面加强全民早期预警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危害和极端事件科学研究,加快组织开展新型气候灾害风险对脆弱区域和行业转型的影响研究,发展面向生态系统、水资源、人体健康等重点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技术,制定国家气候安全早期预警标准,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综合风险的科技支撑能力。
张兴赢建议,中国要积极参与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的实施,研究落实资金保障和融资机制。推动建立亚洲灾害预警中心和伙伴联盟。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建设早期预警系统,在天气预报预警、气候预测、灾害识别、风险评估、系统建设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方面,张兴赢建议,建立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构成的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形成工作合力。编制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国家行动方案,统筹部署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监测预警,搭建气候变化与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多气象要素的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
同时,研究设立气候变化与人群健康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的基础研究、适应技术发展与试点示范等。厘清热浪、洪水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复合级联式影响,加强分区域、分极端气象灾害、分人群、分健康结局和疾病类型的精细化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陈松蹊也建议,选取科学规范的气象调整方法及统计分析技术形成指南,与提供公众健康指引的空气质量评价形成区分,确保评估方法与评估目标相一致。
郑永光建议,设立气象领域重点专项,加强集中攻关。建议中央科技委员会将气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纳入重大科技项目布局,每年确保足量的研发经费,部署设立气象领域重点专项并尽快启动,通过项目带动统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多方科技力量,形成需求牵引、目标导向的新型举国体制科研攻关优势,全面提升气象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气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编辑:唐文培责编:张松涛审核:冯飞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