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切实提高农民养老待遇 让种粮有吸引力?

澎湃新闻消息,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拟提交一份《关于如何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的提案》。

2023年10月23日,山东枣庄,西王庄镇农民在扬晒收获的玉米。视觉中国 资料图

胡培松表示,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单产不断提高,总产稳定增长;但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农资成本不断上涨,政策激励效应下降,农民种粮效益低、原粮销售价格不稳定等不同程度出现,严重影响主产区重农抓粮和农户种粮两个积极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胡培松指出,当前种粮农民主要有四个痛点:第一、种粮效益低,原粮销售价格不稳定。我国粮食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人工、土地、农资成本等快速增加,粮食价格涨幅很小,种粮效益始终偏低。以稻谷价格为例,2022年平均收购价格1.35元/斤,仅比2011年上涨6.0%,同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5倍。2022年三种粮食作物亩均生产总成本1252.7元,比2011年增长58.3%;亩均净利润189.3元,减少61.5元,减幅24.5%。一旦遇到高温热害、长期干旱等灾害性气候,或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等市场因素,赚三年不足亏一年的现象时有发生,如2023年,除稻谷市场略坚挺外,其余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原粮销售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据国家发改委监测,2023年12月国内红小麦、白小麦、混合麦、玉米、大豆每百斤平均收购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下跌了162.7元、214.1元、310.0元、259.6元和785.9元,跌幅分别为5.5%、7.2%、9.8%、9.9%和14.0%。

第二、农户卖粮不易,政策保障农民利益不足。粮食部门在收购时对于稻谷水分、杂质的要求过于苛刻,2018年又增加了重金属残留检测等内容;部分地方农民种出来的重金属超标稻谷无处可卖,国库粮食质量安全很重要,但重金属超标成因很多,不应由农民买单;收获时雨水偏多、多数农户没有烘干设备或烘干能力不足,导致稻谷水分超标,粮食部门拒绝收购,很多农户在田里一收上来就卖出去,价格低至0.70.9元/斤。此外,粮价形成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最低收购价往往成为最高价,政策性收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挤压了市场的调节空间。

第三、补贴不足,政策调整损失大。尽管国家每年对支持粮食生产的补贴额度总量不少,但是平均到每亩粮食和单个农户的数额并不多,补贴到户金额相较于生产成本及年度上涨额仍有差距,无法弥补与经济作物之间收益差距。主销区补贴金额远高于主产区,如浙江仅稻谷订单奖励一项农户每亩就能增收100200元。此外,近年来部分地区经常调整惠农政策,如调研中发现,政府前期利用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支持建设的谷物烘干服务中心,5年后调整规划变成违规建筑要求拆除,让种粮农民措手不及。

第四、灾害重,保险力度不足。近年来极端天气日益常态化发生,部分地区农户种粮损失较大。如201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全国水稻亩产下降4.0公斤;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长达50天以上的持续高温热害,部分稻田减产严重甚至绝收;2023年河南小麦遭遇近10年以来最严重的烂场雨天气,导致小麦减产和局部地区小麦霉变发芽,产量、质量均下降;黑龙江五常等部分主产区水稻生产遭遇严重洪灾。尽管中央不断加强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力度,但总体上仍存在覆盖面不高、理赔标准偏低、保险产品单一等问题,农业保险在补贴结构中占比过少。很多区域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政策落实不到位,补贴效果有限。

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是要提高种粮农民收入,就是要让种粮农民过上体面的生活。基于此,胡培松建议:

一、提高种粮农民养老待遇。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严重老龄化,绝大多数农村的集体收入和居民收入较少,农村养老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农民基础养老金仅为城镇职工养老金的5.26%。为此,建议切实提高种粮农民养老待遇,真正到了60岁,尤其是70岁以后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此外,通过政策、项目等手段,吸引返乡农科大学生,扛起种粮大任。

二、提高种粮农民直接收入。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将最低收购价一年一调改为三年一调,稳定较长时间的种粮收益预期;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列国标一级、国标二级高档优质粮的价格标准层次,推进优质优价政策;构建农资市场干预机制,在价格过快上涨时出台限价令,稳定农资价格;电力部门对粮食烘干机械用电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从低执行,对使用柴油的按照稻谷烘干量给予补贴,降低成本、提升烘干质量和效率;降低大户融资成本,提高规模经营户信用贷款额度和贴息额度,适度延长还款期限。

三、提高种粮科技水平。继续加强优质高产多抗耐逆粮食新品种培育与推广,促进种粮增产、提质、提价,提高农户卖粮收入;加强省工省力、减肥减药、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等高效技术和生态栽培模式研发与推广,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户粮食生产的舒适度。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除了各级农技推广队伍外,鼓励与支持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服务粮食生产,提高技术到田到位率。

四、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投入,提高保费补贴标准和赔付比例,解决灾年亏损问题;持续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扩面、增品、提标,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做到应赔尽赔,切实发挥农业保险稳产增收的政策效应。

五、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粮食提价难、降本难的背景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提升粮农产业化经营及分红收益;扶持具备一定规模的种粮主体实现卖原粮向卖大米卖食品转变,增加加工收益;积极推动粮食+文化粮食+旅游粮食+教育等融合发展模式,让农民分享粮食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编辑:杨雁琳责编:张松涛审核:冯飞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