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艾设计网

iPhone 13的"创新",这些手机早就玩腻了?

苹果iPhone 13系列已于9月24日正式开售,首批抢购的用户也已陆陆续续收到手机。今年的iPhone 13“创新性”地加入了120Hz ProMotion高刷屏幕,“刘海儿”也进一步缩窄,影像系统同样迎来全新升级,变得更强但也变得更大。可以说,iPhone 13系列是一代颇具“苹果式创新”的设备。
不过小刚觉得,iPhone 13系列所体现出的所谓"创新",其实在很多安卓手机早就“玩腻了”:高刷屏已经基本成为安卓手机标配、微孔屏早已取代刘海屏成为主流,更不用说iPhone 13 Pro“放肆大”的后摄模组导致机背美感的降低。接下来,小刚将和大家详细探讨一下,这回的全新iPhone 13,真的有所“创新”吗?
01 “姗姗来迟”的120Hz ProMotion屏
要说今年iPhone 13 Pro“可能是感知最强的”一项升级,其所采用的120Hz ProMotion自适应帧率屏幕必须拥有姓名。这项最开始出目前iPad Pro上的显示技术为用户带来了更为流畅的屏幕滑动体验,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续航。不过,无论是高刷新率或是自适应帧率等技术,安卓手机早已有所应用。
20195月,一加率先在一加7 Pro上采用了90Hz流体屏,开启了高刷新屏幕的先河。采用高刷新屏的安卓手机发展到目前,120Hz LTPO屏幕已经基本成为旗舰乃至于部分中端手机的标配,大量入门级的手机也已经采用90Hz刷新率的屏幕。




除了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之外,用户对于手机高刷屏的认可程度及实际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据安兔兔发布的用户偏好统计显示,60Hz屏幕刷新率的安卓手机市场份额仅占42.5%,考虑到不同用户的换机习惯,这项数据将会更低。也就是说,高刷屏幕已愈发成为用户购机时的迫切需求之一。因此相较于安卓手机的提前布局,iPhone 13上那块120Hz高刷屏只能算是“姗姗来迟”。
产品层面,以最新发布的vivo X70 Pro+为例,其正面采用了一块定制三星6.78英寸2K E5 LTPO超感自由屏,局部峰值亮度达1500nit,支持10.7亿色彩显示和1-120Hz LTPO自由帧率显示,而这块密度达518ppi的屏幕自然也赋予了vivo X70 Pro+不输iPhone 13 Pro的显示精细度:


同一台“2”,不同的感觉 (左vivo X70 Pro+ 右iPhone 13 Pro)
将照片在vivo X70 Pro+上进行放大可以发现,“2”的转角处理及边缘线条更锐利,相较于同条件下iPhone 13 Pro的样张要更“实”一些。




与iPhone 13 Pro相比,国产安卓手机厂商很早就开始在旗舰手机的屏幕上进行堆料,而且是从屏幕材质、显示技术、发光材料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升级,而这一点也让安卓手机的显示效果摘下了“不如iPhone”的帽子。而这种“早入局,大投入”的方式也让采用高刷屏的手机售价不断下探,同时随着高刷屏配置对的下放,开头小刚所说的一些入门级手机都拥有90Hz屏的情况也已十分普遍。
反观苹果,高刷屏幕的配置仅能在今年的iPhone 13 Pro系列上见到,而标准版和mini版本依旧采用的是60Hz屏幕。考虑到苹果的产品定位,这种情况估计还将持续很久。同样的5K+价位段,在不带高刷屏且整体升级乏善可陈的iPhone 13,和一部拥有同样可以带来120Hz高刷+帧率自适应效果的屏幕且整体体验不输苹果的安卓机皇之间,应该做何选择已经显而易见了。
02 终于缩小的“刘海”,安卓手机早已将其“抹除”
除了120Hz ProMotion屏幕之外,今年的iPhone 13 Pro的另一大重要改变当属“缩窄”的刘海。iPhone 13系列的刘海相比上一代尺寸小了20%,这个数字对产品外观的提升或是有很大影响的,毕竟从iPhone X到iPhone 12,几乎相同的“大刘海战略”苹果iPhone可以延续4年之久。




同样是屏幕形态,安卓手机除了继续完善折叠屏手机之外,其手机屏幕设计也从水滴屏、升降前摄、瀑布屏、挖孔屏等的“百家争鸣”逐渐汇集成目前主流的挖孔屏方案,同时其孔径越来越小。此外,让手机正面“全是屏”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也在不断逐步成熟,比如小米MIX 4。




得益于微钻排列+独特电路设计+透明引线加持的CUP方案,小米MIX 4解决了屏下摄像头容易出现的纱窗、像素密度和显示精度等问题,在不影响实际显示效果的同时结合自拍算法,尽最大可能优化屏下前摄手机的自拍效果,达到了显示效果和自拍效果的平衡、虽然实际自拍体验与非屏下前摄的手机仍有差距,但仍然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安卓手机厂商对于屏幕形态的探索也让其拥有了丰富的技术沉淀与经验,这对于未来手机的探索也是至关重要的。仍以小米MIX 4为例,这块CUP屏幕共耗费小米方面三年的研发时间和超过5亿元的研发投入,申请相关发明专利60余项并最终获得了40余项专利认证,包括CUP方案、屏下前摄模组及算法优化等。也正是由于安卓手机厂商在屏幕形态上的探索,让我们知道“原来手机屏幕还可以这样”。
也许有人会说,苹果在产品配置升级上更趋于保守,需要逐步打磨。而在小刚看来,对产品的打磨是必须的,但是打磨太久以至于“原地踏步”就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倚仗着iOS系统的独占性,在配置升级上挤牙膏,处理器性能升级上也逐渐趋于保守,外观上小修小补,iPhone 13系列也许是一款不错的手机,但已不足以让人眼前一亮了。
03 后摄升级了,但机背设计妥协了
其实拿到iPhone 13 Pro真机,最吸引小刚的并不是缩窄的刘海儿,而是手机背部那颗硕大无比的后摄模组。


后摄凸起对比 左iPhone 13 Pro 右iPhone 12 Pro

后摄模组大小对比 左iPhone 13 Pro 右iPhone 12 Pro
与前代iPhone 12 Pro相比,iPhone 13 Pro的后摄模组突起程度更严重,套手机壳后更甚。同时后摄模组整体大小甚至超过了手机宽度的一半,而iPhone 13标准版/mini的后摄模组体积则并无太大变化,iPhone 13 Pro Max由于本身体积相对而言更大,因此即使用上更大的后摄模组也并不会显得突兀。
可以说,在权衡让iPhone 13 Pro拥有更棒的影像实力或是更协调的外观设计之间,苹果选择了前者。毕竟采用了更大底更先进的传感器,但也不得不向后摄凸起的固有问题“妥协”了。其实在处理后摄模组凸起的问题上,很多安卓厂商并没有妥协,比如OPPO。




OPPO Find X3系列采用了5000万广角 IMX766+5000万超广角 IMX766+1300万长焦镜头(最高5倍混合光学变焦,最高20倍数码变焦)+300万显微镜头(最大实现60倍变焦)的方案。主摄与广角采用的IMX766拥有1/1.56英寸大底,同时后摄模组还要塞下长焦、微距镜头的组件,因而后摄凸起问题似乎是一台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OPPO显然不这么想。


OPPO Find X3后摄和后盖间的过渡更自然
外观设计方面,OPPO Find X3 Pro在镜头处采用了一体化的“环形山”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后摄模组同机身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无断点的设计策略,通过多种“曲面”让后摄与机背的衔接更加自然。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赋予了OPPO Find X3 Pro极佳的手感和背部观感,在后摄升级的同时保证观感和手感。
值得注意的是,小刚在握持iPhone 13 Pro的时候很容易触碰到那颗巨大后摄模组的边角处进而产生割手感,若是忘记及时擦出沾染在摄像头上的指纹还可能会对成像效果构成一定影响,同时这种突出的设计还很容易出现积灰的问题。相比之下,OPPO Find X3 Pro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04 iPhone 4式的惊艳,何时在苹果身上重现?
说了这么多,小刚并非强调苹果创新能力不足,从初代iPhone到iPhone 4再到iPhone 6,每一款产品都可以说是经典之作,蕴藏着很多独具“苹果味儿”的创新。但是不知何时,那个总给我们带来惊喜的苹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台“随大流”的苹果,由外而内的产品升级也更加保守。
作为一名理智的苹果产品用户,从iPhone X逐步升级到目前的iPhone 13给我的感受就是体验基本趋同,外观变化不大,升级感知不强,苹果已经很难再带给我iPhone 4般的惊喜。至于未来,希望苹果能够在硬件上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吧,会是打孔屏的iPhone&折叠屏的iPhone吗,或是依旧刘海屏的iPhone?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最新问答

问答排行榜